登位於土城的清水大尖山有兩顆基石可撿,除了大尖山本身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之外,在登頂的途中還有另一顆很不起眼的基石:建設廳礦補2008號,即「內冷水坑山」的基石。

默默無名的內冷水坑山在不少地圖上並沒有標示出來,因為它沒有獨立的山頭,只是清水大尖山尾巴的延伸、清水大尖山步道中途的一個點而已。基石位在平緩的山徑邊,要不是樹上繫了醒目的登山條還有「山水雲」的牌子的話,來回走上十幾回大概都不會注意到這顆基石的存在。

也因為它沒有「山」該有的樣子,所以應該是沒人會專程只登「內冷水坑山」,一般走這條路線的目的地都是清水大尖山,或繼續越嶺到南勢角山或圓通寺。

登清水大尖的路徑其實相當多,但只有青雲路上福興宮後面的登山口會經過「建設廳礦補2008號」基石。從福興宮算起,大概走12-13分鐘就可抵達建設廳基石的位置了。

福興宮後方的登山口是我最常走的路線,除了就在公車站牌對面、不必多踢柏油路之外,這條山徑步道循稜緩上,較不費力氣。
不過登大尖山的最後一小段還是會讓人氣喘吁吁(不管哪個方向上都一樣,之所以叫大尖山就是因為它高聳凸出)。


↑清水大尖山的登山口就在福興宮的後面,從福興宮下方進入,穿過後就可看見市公所的登山指標了。雖然旁邊的青雲路587巷走到底也可登清水大尖山,但若取587巷的話就不會經過內冷水坑山,而是直上清水大尖山。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仙人掌的花,我知道仙人掌會開花,聽說花市就有,不過我幾乎不會去逛花市的,這仙人掌全株開滿朵朵大黃花,煞是奇妙。至於它是哪種仙人掌呢,我就不知道了,對仙人掌我一竅不通。

2007.5.6@南勢角山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咦....有隻貓咪在睡覺。走過去跟他打招呼,Hi~ 貓你好 ~~


↑放輕腳步緩慢接近,他好像沒發現到我,好的開始(很怕他突然起身跑走,就拍不到貓啦)。


↑感覺好像有人接近,只是頭抬著,眼睛繼續瞇著。(Hi ~ 貓你好,可不可以跟你玩?)


↑整隻貓突然翻過來繼續睡,天啊,你也太可愛了。這裡是南山福德宮旁邊的空地,其實今天來拜拜的人非常多,沒想到人來人往地這樣也能睡。好吧,不打擾你了,貓咪乖乖睡覺哦。

(2007.5.1,中和南山福德宮)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4.29)

照片為北投捷運站前的櫻花,怪哉....都五月了,還看得到 sakura!今天拜勞動節之賜,上完blue星期一的班,第二天就撿到一天假期,勞工真偉大呀~~,我也是勞工 :P。

時序已經進入「五月」,也代表2007年到此時已經消失了三分之一。

似乎才過完春節沒多久,現在又等著吃粽子,吃完粽子等吃月餅,接著看雙十煙火,然後準備過聖誕節,接著又是元旦假期,後面跟著農曆春節,周而復始,一年又這樣過完啦。

流年似水,青春一去不返,時間快到沒感覺,小狗都長成大狗還當兵去了哩,感覺自己都變成老頭子了。

人生短短,樂在其中就好,有些事情乾脆不去想它,其實人類煩惱都是「想」出來的,但人類這種動物就是發賤,逃不了自尋煩惱的宿命,沒事總自己挖坑往裡面跳。

日出日落,順其自然,誰說五月不能開櫻花。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爬丹鳳山,在步道兩旁矮樹上盡是一叢叢小白花,此花我已見過幾百遍,每年這時候都看到,沒啥好稀奇的,但卻又不知道它叫什麼名,這種感覺實在很討厭。

這回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從各個角度拍特寫照片,準備回家查圖鑑、上網搜尋資料比對用。

皇天不負苦心人,費了好大的力氣翻書終於現出原形,為了保險起見還又Google了好幾回,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哩。原來它叫「灰木」,一種分佈在丹鳳山、軍艦岩一帶山區很普遍的植物,怪不得每次爬軍艦岩、丹鳳山都看得到這種小白花。

灰木?好妙的名字,但它一點都不灰說。


灰木開花


丹鳳山步道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線鐵路雖然日本時代就已經存在(大正10年通車),不過這棟位於「水源地站」的台鐵宿舍是民國51年的建築。現在回過頭來看,它的完工竟然與鐵道停駛才不過短短的三年,或許當初鐵路局沒料想到新店線會提早結束營運,所以才在會這裡蓋高級職員的宿舍吧。

新店線是台鐵第一條停駛的支線鐵路,民國五十四年廢線,舊日鐵道路基變成了今日的汀州路、北新路、還有羅斯福路的一小部分也曾是鐵道所經之地。

舊宿舍幾年前已被市政府指定歷史建築,不過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同時,也被國有財產局標售出去,後來房子被得標者拆了一角,要不是文化人士的即時阻止,這棟老屋大概早已變豪宅。

在2005年初,在賣與不賣、留與拆之間吵了好一陣,到2007年的今天還看得到它,代表起碼在這幾年是保住它了。但未來它的命運又會怎樣呢?不知道,似乎各方都沒有進一步的動作,看來房子一直擱在那裡養蚊子了好幾年。

宿舍位於昔日「水源地」站旁,月台大約在快車道的位置,日治時期在附近建有供應大台北用水的自來水廠,所以這站當時的站名就叫做「水源地乘降場」,而那座自來水廠即是今天的自來水博物館。

若搭捷運前往自來水博物館參觀時,不妨順道看一眼這座歷史建築,緬懷一下這兒曾經有火車經過的時光,雖然鐵路、月台早變成大馬路啦。

註一

台鐵新店支線(又稱萬新鐵路)民國54年3月25日起停駛,民國56年開始陸續拆除軌道,民國 57年由鐵道改建的汀州路完工通車。


2007.4.5


2007.4.5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棟昭和九年的大樓雖已被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但「歷史建築」的身分畢竟不是免死金牌,暫時保住小命,它還是有被拆的可能。除了產權所有的漁會想將它除之而後快之外,官方對保存歷史文物的消極態度,也是讓它命危旦夕的原因。

愛古蹟的人一定都很清楚這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歷史建物的下場。說不定哪天一覺醒來,它就不見了。可能被拆、可能倒塌、可能火災...總總可能都有可能啦。

雖然今天天氣不好,本想窩在家,可是為了避免遺憾,我和貓老闆還是決定一起去看看這棟老在拆與不拆之間爭議的舊大樓,也順便出去走走透透氣。

從家裡出發前往車站大約兩點,火車三點半左右到基隆站,加上等往和平島的公車又花了近四十分鐘(真夠誇張,搞不好走路都走到了),前後等車加路程的折騰,五點鐘才抵達漁會大樓哩。

因為天色已晚,其實本只想看看外觀,然後就回市區,逛逛廟口吃晚餐。所以一切輕裝,沒帶DSLR。但到了現場才發現,值得紀錄的東西很多,尤其是發現了「棟札」。

在漁會大樓最讓人驚喜的發現,就是見到了天花板上的「棟札」,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棟札」,以前都是在書本、照片上看到的。

五點多的光線,加上陰雨天,不是理想的拍照環境。但為了紀錄,也顧不了品質了,畢竟有影像總勝過沒影像。假日既空盪又破敗大樓,很像戰爭廢墟也像鬼屋,真怕會有怪叔叔出現。走到另一邊才發現還有銀行辦公室和保全系統,沒想到還有機關在此辦公哩。

此時心裡才開始後悔,應該拿DSLR來的,對付這類惡劣光線輕而易舉,比小DC容易多了。但今天就是懶,不願意帶那麼重的機器在身上。不過我的 Panasonic FX9 也不負期待,除了雜訊多了點之外,防手震還挺管用,幸好拍出的「棟札」還算清楚(其實五點多的室內光線頗差)

願天照大神與眾神明們,能保佑這棟大樓繼續活下去。

拍照紀錄完了,回程走往公車站時,經過一家名叫「水產餃子館」的小店。

其實以前每次開車經過這裡,都會被這家外觀十分不起眼的餃子館吸引,因為裡面的人總是很多,人多就一定有玄機。每回都想下來嚐嚐,不過這帶停車不方便,每次都作罷。

今天既然沒有汽車的包袱,差不多到吃飯的時間,就進來嚐嚐,水餃薄皮韭菜香,我和貓老闆都給它不錯的評價(當然,如果不喜歡韭菜味的話就不會喜歡它囉)。後來才曉得原來這家「水產餃子館」還很有名呢,是一家三十多年的老店,誤打誤撞吃到名產。

今天出門的最大收獲是「棟札」和「水餃」。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的小獅山位在碧潭旁,標高196公尺,算是「後院級」的郊山。雖被眾山友們歸類於後院級,但我認為想要登頂眺望碧潭風光並不輕鬆。

好不容易撐到山頂,涼亭邊一棵開滿小白花的油桐樹,才提醒了被熱昏的我,現在正是油桐開花的季節呢。

小獅山上的油桐不多,只有零星的幾棵點綴著翠綠的山頭,因為這兒不是油桐的主要分布地。其實油桐樹在北台灣山區並不算稀奇,幾乎各郊山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只是有些地方很密集,有些地方則零零落落。

拼命擦汗,面對著繁花盛開的桐樹,絲毫提不起欣賞的興趣....因為天氣實在太悶熱啦,我在想現在才4月22日就熱成這樣,那等到 7月的時候爬山該怎麼辦呢。


↑這些桐花應該剛開沒多久,因為花蕊還是淡黃色。油桐花的花蕊會隨日漸成熟,慢慢轉成紅色。


↑小獅山上眺望碧潭、北二高。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本星期遊芝山岩所新認識的植物,其實它的樹形並沒有特別引人之處,要不是枝頭上開滿了小白花,我大概根本不會注意到這種樹的存在。它的花非常小,直徑最多 2-3mm吧。

低頭看著解說牌上的文字,哦?原來它還是台灣特有種呢。(紀錄日期:2007/4/15)


↑台灣石楠是台灣特有種。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70, 基隆臨港線 高速公路橋下

這張照片是幾月幾號拍的我記不太清楚,或許是在 2001年左右吧,因為那時剛買了新相機(底片的,當時數位相機根本不成氣候,很不可思議吧),週末經常騎著機車從台北到基隆沿途拍照,所以腦海裡有這個時間點。

某周六到基隆拍照。才出了復興隧道,經北二高橋下要轉往白米甕砲台時,聽見前方傳來熟悉的轟隆隆柴油引擎聲,平交道鐺鐺作響,趕緊找個空位停好車,拍下了這張照片,站在路邊看火車。

火車頭進入港區把車廂摘掉後,馬上自己單獨跑出來,換軌道,再接上守車,把守車拉出來停放好後,又摘掉守車,把另一列貨車拉出來,再和守車連結,就這樣摘摘掛掛的,直到整個作業完成後,拉著長長串的穀物列車駛向基隆站。

火車頭來來回回地在平交道上穿梭,號誌叮叮噹噹想不停,有些人可能會等得不耐煩,但我卻看得很過癮,火車漸漸走遠,我也心滿意足地離開。

↑剛駛出復興隧道的穀物列車,進入港區(上方高架橋是北二高,原火車走的地方現在都已鋪上柏油,變成道路的一部分)。

 

照片是用底片機拍的,記得當年的數位相機還是個沒長大的小娃兒,對底片老前輩根本產生不了威脅。但不過幾年光景,底片機大勢已去,只能成為小眾族群中的品味代名詞。

照片裡的鐵路也消失了,火車不再來,滄海變桑田發生在在短短的五年內。 

對了,注意一下第一張照片中,在卡車與火車中間的那根平交道號誌桿(桿上有 X 的那根),它稱得上是全台灣最高的平交道號誌。此地正處三岔路口,為了讓遠方的汽車及早知道是否火車將通過,所以才把號誌燈懸掛在那麼高的地方。

註:2003年12月3日約中午時分,從基隆站發出最後一班前往港區載運穀物的列車後,基隆臨港線鐵道正式走入歷史,軌道約在2004年初陸續拆除。

2020.12.03 補記:因痞客邦多年前改版(大約在2007或2008吧),所以舊文章的有些圖片會消失,日後再補圖。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隆田車站位於臺南縣官田鄉,大家都知道官田鄉是現任陳總統的老家,所以站前的這座蔣公銅像的出現,就顯得頗有意思的。

其實銅像離車站尚有一小段距離,它立於車站前方約一百多公尺外的小圓環上(從照片中即見到火車站在銅像背後)。幾年車站周邊進行環境美化工程,圓環才有今天煥然一新的面貌。

不過在舊圓環拆除之後,蔣公銅像依然矗立原地,沒趁機把它丟掉,著實讓人感到驚訝。

今天來到隆田當然要和它合照,搞不好以後就沒啦,呵~~





2006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仙跡岩山區的另一顆日治時代三角點

在仙跡岩的登山步道系統裡有兩顆三角點,一顆是大家很熟悉的景美山的二等三角點,另一顆則是圳後山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圳後山高度只有77公尺,是仙跡岩步道所經過的一座小小山,只有登山地圖上才有山名標示,所以會注意到它的人不多,大多以為仙跡岩只有景美山一顆三角點。

這顆圖根點其實就位在步道旁的水泥椅邊。但字漆不明顯,加上圖根點的尺寸本來就要比二等或三等三角點小很多,不注意觀察的話,還會誤以為它是普通的小水泥柱哩。

「土地調查局」是日本時代負責土地測量的臨時機構,明治31年設立,從明治33年(1900年)起開始大規模的土地測量,至明治36年(1903年)結束測量時,共設立了 2859個圖根點(當然能幸運流傳到今日的沒有這麼多)。所以,每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都有近百甚至超過百年的歷史。

仙跡岩的登山口極多,離圳後山這個土調圖根點最近的,應該是位在景興路297巷的登山口,靠近景美溪、世新大學。若以景美捷運站為起點,出捷運站後經文山二分局,走景中街,到底右轉景興路,沿景興路走到297巷就可看到仙跡岩登山指標(途中也會經過景興路243、263巷的登山口)

仙跡岩的詳細登山地圖可參考登山補給站的藍天圖集: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367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關「蔣公銅像」的話題最近被炒得特別熱,所以現在經過有「蔣公銅像」的地方,都會好奇停下來看看,也來湊湊熱鬧  :P

其實我對蔣公銅像沒特別的感覺,沒特別喜歡也不會十分厭惡,反正就是沒感覺。

這是生平第一次在中壢火車站下車,一走出車站首先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這座高聳奇特的銅像,基座像燈塔,我猜高度大概有三、四層樓高吧,如果站在銅像正下方往上看,根本看不到頂上站著的是誰,不知道算不算是全台灣火車站前最高的銅像。

中壢火車站外勞超多的,叭啦叭啦空氣中盡是聽不懂的語言,好聽叫彷彿置身國外,但說老實話,非我族類四周充斥,心裡感覺有點恐怖。

(紀錄日期:2007/4/7)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45是屬於R20型的柴電機車,在民國49年(1960),台鐵和美國GM買了30輛R20型的柴油電力車頭(編號R21到R50),後來發現這款車保養容易、性能好,又在民國55年買了第二批22輛(編號R51到R72)。

算一算,它奔馳在台灣鐵路上已有四十多個年頭,應該稱得上台鐵現役火車頭裡面最古老的了,台鐵的維修保養技術果然讓人佩服。R20型剛服務的時候,專門用於牽引莒光、觀光號這些高級客車。但目前已不用來牽引客車(幾年前宜蘭線普通車未廢掉的時候,還可見到它牽引普通車),目前只拉貨運列車,或者在站內擔任調車的工作。

不過隨著歲月消逝,它們也早符合了報廢年限,還能繼續在軌道上運行多久,仍是未知數。在電氣化的路段要遇見R20型的身影雖不至強烈到得用「罕見」一詞,但也不是隨時可遇。在車站等火車的時候,如果你能看見經過,可是非常幸運的呢。


↑R45牽引煤列,將進入林口線。(2007/2/23,桃園站)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kon單眼底片相機歷史年表 1959 - 2001
更新紀錄:2006/01/10, 2007/04/16 ,2022/06/08

這是我以前(忘了多久以前,可能是在2001年)發表在 www.photosharp.com.tw 上討論區的文章,現在重新整理放在自己的站上。

由於手邊的資料很亂、殘缺不齊,要整理出這些過去的老機器的歷史不太容易,如果你使用過其中某些機器,發現有不對的地方, 請告訴我。

▓1959 - Nikon F

這是 Nikon 的第一台單眼相機,也是 Nikon 跨進專業相機市場的第一個作品,支援可交換式觀景窗、捲片馬達..等,在當時算是滿先進的做法。

這款項機雖然是早在 1959 年就上市,不過一直到 1974 年後才停產,產品生命相當長。

同年三月(1959),Nikon 也同時發表了新款的測距連動相機 S4(S4 是 S3 的簡化版),而1959 年另一件大事,就是 Nikon 第一支變焦鏡上市:85mm-250mm f4/f4.5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每逢週末假日必遇冷鋒加下雨,北台灣的天氣真是一團糟,很羨慕生活在南台灣的朋友。所以依慣例,這禮拜還是沒法爬山。想出門走走,不過天氣冷也懶得去太遠的地方,最好是坐公車、火車、捷運就能到的,所以今天來尋找一些市區的歷史文物好了。

記得有網友曾用MSN跟我說過中壢神社的石獅子(就是"狛犬"啦)位於中壢市的龍岡路上的一間小廟。「在中壢?...好遠哦,有空再去吧」我當時心裡這麼想。

哪天有空要去時再問個仔細吧。

但等現在真正要去的時候,卻想不起來當初是誰MSN給我的..........

因此記憶中的線索只有「中壢」、「龍岡路」、「廟」。翻開中壢市地圖,正好發現龍岡路與中北路上標示有一座廟,又離後火車站不遠,把大略方位記在腦袋裡,今天就來去找這隻「狛犬」。

我沒抱太大的希望,其實找不到也沒關係,就當成坐火車兜風。而且我也沒去過中壢,對我來說,去新的陌生地方總是有新鮮感,即使沒發現「狛犬」的話也沒有損失。

下了火車,從後站出來後,依循著腦海中的地圖記憶,走來前後不到十分鐘吧,就看見了地圖上所標示的廟,真的很小。從路口全家便利商店這邊望過去,看不出廟前有什麼像石獅子的東西,心想大概不是這間。

一穿過馬路走到廟前,驚見兩隻「狛犬」一左一右各在兩邊,真是太神奇了。

瞎貓碰上死老鼠,就這樣被我輕鬆找到,其實出發前什麼功課都沒做(只記一下地圖而已,冷天、雨天、加人懶,出門前懶得再開電腦先上網查一下)。

原來這間廟叫「忠義祠」,「忠義祠」這三個字還是頂頂大名的吳鴻森的題字呢。「吳鴻森」是誰?你用google去搜尋一下,應該會蹦出一大堆資料。

廟內牆上的黑色石版上刻有關於這座廟歷史,上面有寫它最初創於民國前十四年,在廟內神位石碑上刻的年代是明治三十一年。(其實民國前14年就是明治31年)

這邊不是中壢神社的所在地,中壢神社以前位於現在的中壢高中的位置,從地圖上看,中壢高中離這邊還滿遠的。台灣「光復」後,中壢神社就被拆掉蓋學校。

這兩隻狛犬的狀況非常好,幾乎沒有損傷、風化,不過外表帶點中國北方獅那種威武的味道,不像日治初期日本味較重的狛犬,頭部類似哈巴狗。不過日本狛犬漂洋過海來到台灣之後,外型或多或少都會融入本地獅子的風格,因為很多都是隨師傅的喜好來做的。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舊漁會大樓天花板上的「棟札」。

基隆舊漁會大樓興建於昭和 9年(1934年),是台灣僅存的一座漁業歷史建築。

它在拆與不拆之間爭了很久,雖然幾年前已經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最近也被指定為暫定古蹟,似乎拆除的危機已解除。但無論它被指定為什麼身份,沒修之前都還是很危險的(我是指被拆)。

心想再不去看一下的話,搞不好不知哪天就像草山行館一樣轉眼間就沒了。避免遺憾,雖然今天天空下著大雨,還是約了貓老闆一起去探訪傳說中爭議已久的舊大樓。

搭公車抵達漁會大樓的時候,已經近五點。濕冷的空氣、灰色調的天空,坑坑疤疤的牆壁、外露的鋼筋、門前滿滿地垃圾,星期天的大樓裡一個人影都沒有,我不知道這棟樓在平常上班日有人出沒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但眼前的這個模樣,實在和「鬼屋」差不多。

本來想拍個外觀就好,下次帶Nikon D50來拍個仔細(今天帶的是隨身機 Panasonic FX9),不過既然來了,就走進去瞧瞧吧。一進門就是一座通往二樓的樓梯,我好奇地抬頭往上看,天花板已經拆光了。

啊,那是什麼東西?是「棟札」~~~

沒想到這麼珍貴的東西還在,實在太讓人感到意外,之前看過不少關於漁會大樓的報導,但都沒有提到「棟札」的存在。

「棟札」兩字是日文,「棟札」是一種日本建築的習俗,把這座建築物的設計者、工匠、業主的名字,以及祭祀的神明、上樑的年代等等書寫在一塊木牌上,這個牌子就是「棟札」。而把「棟札」安放在大樑上的儀式,稱為「上棟式」。日本蓋房子時所謂的上棟式,有些類似我們傳統蓋房子時的上樑典禮。

所以「棟札」相當於一座建築的身分證,上面記載了建造時間與相關的工程人員,漁會大樓的這塊棟札的背面應該有年份紀錄,不過訂在高高的屋頂上無法觀察到背面,只有取下來才知道它背面的完整資料。

如此寶貴的文化財產,任其暴露在破敗的建築物裡,乏人管理,實在令人擔心。

回家後貓老闆寫信問了基隆市文化局,是否有注意到這塊「棟札」的存在、是否有保存它的計畫。而文化局答覆的大意是說(回信見文章末),因為漁會大樓還屬於私人(漁會)的財產,「棟札」是建築的一部分,當然也是私人的東西,文化局無權去動它。

的確文化局有他的難處,總不能偷偷跑到人家家裡私自把東西搬走,漁會應該才是負責「棟札」安全的單位。不過,拆除與保存的新聞鬧得那麼大,大家都知道漁會巴不得把這棟樓快快拆掉,怎敢寄望漁會能對這棟古建築有所作為呢?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草山行館我只去過一次(2006/5/7),沒想到那成了最後的一次,因為它前天被大火燒光了,以後想去也沒了。其實草山行館吸引我的地方,不是「蔣公」,因為它是皇太子裕仁曾拜訪過的一棟建築。換個說法,也算是昭和天皇曾經停留的地方。

四月七日深夜的一場大火,把八十七年歷史的草山行館付之一炬(大正10年-民國96年,1921-2007),木構部分全部燒光光,只剩下前門石砌牆面和門口的蔣公銅像,看到珍貴的歷史文化財產落得如此下場,實在讓人心痛與惋惜。不過,這類歷史建物被火燒,在台灣屢見不鮮、時時上演。

新聞焦點都把重點放在「蔣介石」、「蔣公行館」的身份上,沒什麼人會去注意這棟老房子當初興建的原因,這棟建築真正的身份早被「去蔣、護蔣」給模糊掉了。

草山行館建造於大正11年,正值日本時代,所以當然不是蓋給「蔣公」用的,而是為迎接裕仁皇太子來台行啟(太子出巡視查稱行啟)而建造的諸多太子行館之一。

太子回國後三年繼承大位,就是昭和天皇,換句話說,天皇也曾經到過台灣呢。在當時人們把裕仁太子親臨台灣這件事稱為「三百年來的空前盛事,全島人民無上的光榮」。

裕仁皇太子雖然只在這兒停留了短短的一小時五十分,但他畢竟來過,兩人都是台灣歷史的一塊,不應該重蔣輕日。其實蔣公嫌濕氣太重,也沒在草山行館長住,這棟房子始終空著比用著的時候多。

「蔣公」他和裕仁皇太子一樣,都是台灣歷史舞台上的演員,可能有些政治立場的黨派認為曾被日本統治並不光榮,所以刻意淡化日本時代,用蔣公來取代皇太子成為主角,久而久之,草山行館就和蔣公化上了等號,後來的餐廳,其實也是拿蔣氏夫婦的光環來消費而已。

從這場火災也可以看出台灣對待文化財產的荒謬與迷思,似乎古蹟的活化都得靠吃喝來經營(亦或是文化水準的問題?沒吃喝就沒興趣看古蹟囉?)。當初參觀時我心理就覺得很納悶,為什麼允許在全木構造的歷史建築裡經營餐廳呢?

唉....皇太子御遺跡沒啦。

↑日式平房的特色:「床之間」(壁龕)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雀榕是在生活中很容易見到的大樹,無論在市區或郊山步道上都可發現它的蹤影。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不定時會突然變成光禿禿的一棵樹,還有那長出發芽時的白色新芽。在一年之中,樹葉掉光光的時候可能多達三、四次。

由於雀榕的樹形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平時從遠處望去,很難一眼就把雀榕從樹林中認出來,但在發新芽的時候,光禿禿的一棵樹不引起人的注意也難。

由於雀榕的葉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顏色變化極大,剛發芽與成熟之後的顏色完全不同,不認識雀榕的人,常會誤以為是不同的樹呢。


↑雀榕的新芽,和長大後的葉形差別十分大。


↑包覆雀榕新芽的白色苞葉,和玉蘭花的花瓣有點像。如果發現附近的地面都落滿了這種「葉子」,肯定雀榕就在你身邊。

↓從以下的照片可以看出,雀榕發芽與成長後葉子顏色的差異。


↑剛發芽。


↑漸漸變綠。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市政府這棟大樓就是以前日本時代的基隆市役所,在昭和七年完成的建築物。昭和五年7月25日開始動工建造,昭和七年(1932)3月23日完成,是昭和初年所流行的官署建築式樣,也是當年基隆擁有現代風格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市政府大樓目前已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不過歷史建築並不是古蹟,在法律上沒辦法百分之百保障它的完好存在,換句話說,保留的不確定性還是很高。

地點:

基隆市政府位於義一路與信二路交叉口,基隆憲兵隊的對面,從基隆火車站步行至此約12-15分鐘(火車站 > 忠一路 > 東岸停車場 > 愛三路 > 郵局 > 義一路)。




位於市政府隔壁文化局大樓一樓的「基隆故事館」是介紹基隆的歷史與地方文物的展覽場,空間不大,但仍值得進來看看,約略地認識一下基隆的歷史。今天來這裡參觀的遊客比想像中多,可能是外面下雨的關係吧,大概很多人都是路過好奇近來看看。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南京東路上的行道樹將移植到「基隆海洋學院」。

行經南京東路的捷運松山線已經動工,最近開始進行削減人行道的工程,再過不了多久,這兒地面大概就像前面松江路一樣,一團混亂了。

我好奇地看看路旁樹新釘上的牌子寫些什麼。

哦~這些樹原來都要搬到基隆去?不知為什麼要搬到那麼遠,從南京東路三段到濱海公路上的海洋大學 far far away....不過「基隆海洋學院」不是早改成「國立海洋大學」了嗎?沒想到在2007年的南京東路上還能看到舊名字,滿有趣的。

↑中央分隔島上的大樹已修剪,準備移植,不清楚是否也將遷移到基隆(因為樹在快車道中央,無法接近觀察樹上的牌子)。


↑人行道已經噴上了施工標記。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麗紋石龍子是低海拔步道上常見的小動物,冬天都躲起來睡覺,所以在寒冷的時候爬山都幾乎看不到它的蹤影。但在春夏,尤其愈熱的天氣愈容易見到,它很喜歡趴在石頭上曬太陽。

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帶著鮮豔金屬光澤的藍色尾巴,不過隨著漸漸長大,尾巴的藍色也會愈來愈黯淡,最後甚至消失。

我是用Nikon Coolpix 5700這台老掉牙的古董機拍的,它開機慢、對焦慢、存檔慢,什麼都慢(只有電力消耗快....),爬山拍拍風景還OK,但實在不適合拿來拍這類敏感的小東西,因為等你把機器從包包裡拿出來,等打開電源、準備對焦,主角早就不見蹤影。 能用這台慢速古董機拍得如此清楚,完全走狗屎運。

因為照理說,像石龍子這種小動物,別說站在它眼前了,只要環境稍有點動靜,早溜煙閃不見,不會乖乖地呆在那裡讓你拍。但這隻石龍子給足了面子,動也不動,似乎享受日光浴勝過眼前鏡頭的威脅。


拍攝地點:基隆山步道, 2007.03.30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美山(仙跡岩)海拔144公尺。

二等三角點的數量不像三等三角點那麼多,所以平時想要遇到有二等三角點的山頭並不容易(大部分都在鳥不生蛋、人煙罕至的山區),不過在台北就有兩顆輕鬆散步就可以摸到二等三角點,一顆在景美山,另一個就是在圓山飯店後面的劍潭山。

景美山其實就是著名的仙跡岩,木棧道最高處就是三角點的位置。仙跡岩是座公園化的小山,山上步道四通八達,登山口也一大堆任君挑選。交通極端方便、捷運、公車、甚至國道客運在山下都有站牌(捷運景美站),所以每次想爬山登高望遠一下,但又偷懶不想流汗的時候,就會到仙跡岩走走。

以下這三個地方都是我的偷懶行程:仙跡岩、指南宮、象山(但這個比較累..:P)。


↑景美山又名溪子口山,日治時期二等三角點1043號(與日本國內三角點相同)。


↑1043號。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美山海拔153公尺,三等三角點1005號,位於新店碧潭旁,交通方便,有枕木步道直通山頂,應該算台北地區滿容易摸到的一顆三角點,也是很容易親近的一座迷你小山。

我是從「美之城」這端往碧潭方向走,到最高點的觀景台後原路折返。因為這次偷懶直接騎機車到美之城的登山口,所以得原路回去取車。其實正常的走法,應該是從碧潭那邊上來,從美之城這邊下去,坐公車回到新店捷運站,剛好一個O型。

不過許多人來此爬山的人都會連走灣潭山,因為和美山的步道時在有些短,單就爬山而言,可能無法滿足。但就散步來講,活動量足足有餘了,而且還能登高賞景呢。


和美山登山口(靠近美之城這端的登山口),全程鋪設枕木步道,不過導引到美之城這邊的登山口的指標不是很明顯,它在永業路81巷的美之城社區內,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此處指標上寫距離觀景台有30分鐘,其實大約10分鐘多一點就可以到山頂了。


半途會遇上往灣潭山的岔路,左側不明顯的土徑即是。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從永春崗公園登象山,經過299公車總站前面時,發現牆上還留有古老的市公車時代的標誌,這個要拍下來,不知哪天就沒了。

公車處在民國93年1月1日改民營,就是現在的「大都會客運」,公營時代公車處的標誌也隨著老店的關門而消失。

其實這個「公車」標誌滿街跑也只不過幾年前的事,現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記得在剛改制的初期,「市公車」和「大都會」標誌的並存不算罕見,但隨著年代漸久、車輛的更新,舊時市公車的標誌已成了消逝的城市記憶。

Date : 2007/03/25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往象山登山口的途中,遇見這脖子掛著鈴鐺的貓,好特別哦,我蹲下來和他玩,好像是有人養的(隔週經過同一地,還是遇見他),照片中的那個白盒子大概是他的飯碗。


他不怕人,不過也不太太理人,繼續坐在車上東張西望。


玩著玩著...出現另一隻掛著鈴鐺的貓了,喵~~

拍照日期:2007/03/07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屋頂上有一隻貓。
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仙山位於苗栗縣南庄與獅潭交界,海拔約967公尺,也被選為台灣小百岳之一。仙山是苗栗地區的知名景點,因為這裡有兩座香火鼎盛的寺廟:靈洞宮、協靈宮,假日來此朝山的人絡繹不絕,拜遊客眾多之賜,山上建有大型停車場,所以登仙山不必擔心沒地方停車(不過遇上舉辦大型活動時,停車場還是會爆滿)。

看到天氣不差,臨時起意,想去仙山走走。仙山雖然在苗栗,但還算交通方便,不用七早八早出門,我們十一點才才從台北出發,路上邊走邊玩,到仙山已經下午兩點多了。

仙山高達967公尺(也有資料寫說說968),在晴朗的天氣登仙山,視野可是一級棒呢。我都戲稱這條是減肥路線,其實登仙山不難啦,只是感覺有永遠走不完的陡坡與樓梯,爬上山頂感覺都要成仙了,呵呵~


仙山登山步道的起點位於美食區斜對面。往協靈宮仙水亭的指標走,漫長石階的開始。


「三角頂」應該是筆誤吧,可能是指「三角點」,不過仙山的三等三角點早已經遺失不見。我們選擇往仙洞方向走(這條路是經仙洞到望陽台,還有另一條似乎是不經過仙洞的)。


古老的指標,上頭寫著「成功大學工程隊建製」、「救國團協建」,在不少山區步道都見過類似的東西(苗栗雙峰山、台北內湖的龍船岩都有這種某某學校工程隊建造步道的指標),似乎在過去某個時期一些熱門山區的步道都是救國團和學校興建的。此處離望陽台還有280M。


仙洞門。


仙洞其實是從兩面窄山壁中鑽過,此地視野不錯。

文章標籤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月28日是內灣線全線運轉的最後一天。

內灣線鐵路為了轉型成高鐵新竹站的聯外捷運運輸,新竹到竹中之間的鐵路將改為電氣化和高架化而被拆除,預計施工的期間長達三年,所以起碼三年內沒辦法坐火車從新竹直達內灣。

不過在完工的將來,它是條全新的電氣化鐵路跑著電氣化的通勤電車,坐火車的樂趣又少了。高架化電氣化後,沿途純樸田園的迷人風景能否回來,我想機率不大。內灣線目前雖跑的是冷氣柴油車,但我覺得也比電車的感覺好,如果可以開窗戶那才是頂級的鐵道之旅。

其實在2月28日以後內灣還是有火車在跑,竹東站也沒有廢站,只是沒辦法從新竹坐火車直達內灣,新竹到竹東這一段得靠客運接駁,一想到還得換車,就沒啥意願去內灣了,其實就算火車不停駛,對內灣也是興趣缺缺。

我對內灣的印想不好,每次去內灣看到的除了髒亂還是髒亂,汽車亂停,環境吵雜擁擠,感覺就像把新竹夜市搬到山裡去而已。那時看到這些亂象心裡就產生一種念頭,這種夜市級的風景區乾脆把火車停了吧,反正大家都開車來(所以假日交通才一團亂),有沒有火車也沒差。

也許是我的怨念發作,內灣火車停駛的這天竟然到來了。

今天是內灣火車最後一天,我和貓老闆決定再去體驗一下內灣線,本來在新竹站打算買內灣線周遊券,但售票小姐要我們好好考慮,她說今天去內灣的人實在太多,回程能不能搭上都是問題。於是我們決定只買到竹東,坐火車兜風到竹東逛逛好了,因為我倆都曾被內灣的髒亂嚇到過,對於內灣是敬而遠之。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昭和17年,在現在的台中忠烈祠那邊蓋了全新的台中神社,而讓我感到好奇的是:

這兩隻馬讓我想到原本在台中公園內的舊神社是完全廢棄?還是繼續使用(新舊神社並存)?我沒找到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如果舊神社廢棄停用,那麼這兩匹價值不斐的銅馬為何沒有隨新的台中神社的啟用而遷過去?昭和17年已經算戰爭末期(昭和20年終戰),物資應該滿缺的,能用的應該都會儘量物盡其用吧。

或許身為國幣小社不能太寒酸(新的台中神社升格為國幣小社),所以有自己的銅馬,就用不著把舊的搬過去了(還是根本省掉銅馬了)。

有些有銅馬的神社只有一隻銅馬,而更多的地方小神社根本沒有銅馬,但這裡卻有兩隻,可見台中神社的地位重要。


這「獅子會信條」的地方不知道是否原本嵌著日本時代的刻字。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公園裡的神社遺跡是第一代台中神社的遺物。

台中神社依建造時期可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第一代的台中神社完成於大正元年(1912年),位於當時也是現在的台中公園內。到了日治末期神社搬了家,昭和17年(1942年)11月新的台中神社啟用(在今天忠烈祠的地方),用來取代舊神社,同時新的神社地位也變高了,被升格為國幣小社(原本是縣社)。

台中神社小檔案:
社格:國幣小社
地址(昔):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第二代神社)
地址(今):台中市力行路260號(忠烈祠)
主事設計者:伊藤滿作
鎮座祭日:大正元年10月27日(從第一代起算)
供奉之神: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
升格:原本屬於縣社,在昭和17年(1942年)11月27日升格為國幣小社


隨便排列拼湊的鳥居。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6746.JPG

這篇本來想歸類在「老建築」的分類,但想想它跟台灣縱貫線鐵路開通有很大關係,還是放在「鐵道旅行」好了。因為假如你有機會搭火車來台中逛逛時,可順道來看看。 出台中火車站沿中山路直走就可遇到中山綠橋,走路不用三分鐘。

分類一直是我寫部落格文章時最常碰到的頭痛問題,因為有太多太多的文章你說它歸A也行、放B也OK、塞在C類又何嘗不可?到頭來想半天依然不知該放哪,想到最後文章靈感早熄光了。不過我是作者,其實應該是我高興放哪就放哪啊,哪用顧慮那麼多?

我毛病就這樣,明明一點點很簡單的事,老把它想得多複雜、顧東顧西的、想要面面俱到做成完美,但往往結果卻是什麼都沒顧到... XD

今天我和貓南下台中找Arden聚聚聊天,我們約在台中公園然後打算去可愛底迪很多的一中街晃晃吃東西,走往公園的途中我經過了中山綠橋,這應該算是我有古蹟意識以來,第一次用腳「走」過它上面吧(坐車經過的不算數)。

明治41年(1908)年,貫穿台灣南北的交通大動脈:縱貫鐵路完工通車,10月24日在台中公園盛大舉行「縱貫鐵道全通式」,日本載仁親王遠道來台主持貫通式,南北各地達官要人齊聚台中慶祝這場歷史盛會,當然,從車站通往台中公園的道路就不能隨便馬虎,於是在綠川上興建了這座「中山綠橋」。

我覺得這通車典禮的地點選得很妙,既不是總督府所在的台北、也不是終點站高雄,而是在中間的台中。

另一個與「縱貫鐵道全通式」有關的建築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赫赫有名的「湖心亭」,它是爲來台主持典禮的載仁親王特建的「御休憩所」。

中山綠橋的歷史請見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網站的介紹︰http://www.tccgc.gov.tw/07_cultural/c03_02.asp?keyword=&id=446

DSC_6742.JPG
文化局網站上說是1908年建造(明治41),但橋上卻寫「民國前十三年」(1899),不知是不是戰後將日本年代換算錯誤所至?忠於歷史原貌應該改回「明治」年號才對~  XD

DSC_6745.JPG

DSC_6740.JPG

DSC_6738.JPG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