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報上的新聞才知道原來汐止還有一座名為錦峰山的地方。
不過那篇報導並不是在介紹汐止有什麼郊遊踏青的好地方,而是「走山」的新聞,在新聞中有這樣一段話:「汐止市與五堵之間的登山景點錦峰山走山日益嚴重,登山步道的手扶梯變形斷裂.....」
看到「登山景點」、「登山步道的手扶梯」這些文字我的興趣就來了,通常有這樣的描述的山多半是給阿公阿嬤運動走路用的小山,肯定很適合我這懶人去爬。
翻找藍天地圖,汐止真的有座錦峰山,而且還有一顆日本時代的鑛物顆基點呢,前去一探究竟的意念就更強烈了。
照著地圖的指引,在汐止火車站下車,沿著汐止忠孝東路走了十多分鐘(下山回程發現從五堵車站那邊過來會比較近一些)到達434巷口。其實地圖上寫的是436號,只怪我眼睛太大,我卻把它當成434巷,不過神奇的是竟然434巷也能抵達其中一個登山口。但藍天地圖上並沒畫出434巷這個方向的路徑,我只憑感覺抓方向,後來真的被矇上。其實附近眼前就只有那麼一座小山,往山的方向走就OK。
錦峰山標高83公尺,雖名為山但其實只算丘陵吧,不過我最近老被這些矮如丘陵的公園化小山給打敗,從池畔登頂應該用不著十分鐘的竹林步道,竟然花了近二十分鐘,大汗淋漓全身濕透、毛巾都可擰出一桶水了。不久前去爬新店小獅山也是如此,感覺幾乎快要嗚呼升天,最近甚至連爬個仙跡岩都出現了這種彷彿窒息要命的感覺,不知道該怪天氣太熱還是我太胖該減肥啦?(一定是天氣太熱的緣故....)
對這座矮山原本沒抱著太大登高賞景的期待,沒想到山頂眺望汐止風光還不差呢,由其是登上觀音聖像的平台,瞭望汐止市區當然不在話下,101、南港一帶盡收眼底。先忘掉我今天的熱到翻,錦峰山的確是座值得造訪的優閒小山。
- Oct 08 Mon 2007 00:29
[登山] 汐止錦峰山
- Oct 06 Sat 2007 11:11
[旅行] 尋找好望角(3)‧發現貝殼山,2005.5.8
*這篇寫於2005年5月8日,原本放在我沒繳錢而消失的舊網站 www.barefoot.idv.tw,現在重新貼在我的blog。
發現這座滿是貝殼化石的貝殼山完全出於巧合,說起來還真有點不好意思,是下車尿尿才發現的。
離開了「好望角」其實任務已經可以結束,我們此行本來的目的地就是尋找好望角而已。
但拗不過體內的好奇因子,很想知道眼前的這條小路究竟通向何方秘境,決定不照原路返程,繼續朝前方探索。兜風嘛,本來就不該設定目的地。
小路突然轉為險降坡,對路況不熟的我更加緊張,短暫的九彎十八拐之後,即來到了平地。這邊是個三岔路口,正在想著接下來該往哪邊去,神奇的噴漆字竟又出現在眼前。
暗示我們前進的方向總會在關鍵時刻出現!
鐵路涵洞旁被漆著斗大的字:過港貝化石層、石滬。
- Oct 05 Fri 2007 21:58
[旅行] 尋找好望角(2)‧好望角,2005.5.8
離開崎頂三角點之後,我們繼續尋找傳說中的「好望角」。
在很久很久以前(五年前吧,2000年)就有聽人說好望角是個絕佳眺望台灣海峽的私房景點,還聽說會有不少鐵道迷專程來此拍火車。不過聽說歸聽說,但不知從何找起加上懶惰,因此從沒認真的想要去探訪這個傳說中的景點。
直到昨天在拱天宮外台一線省道上的那家 7-11 買飲料時(連續兩天往返台北、後龍一帶兜風),看見店前有塊白沙屯的導覽牌上標出「好望角」,才燃起前往一窺究竟的慾望。
不過那塊牌子對我們的助益不大,畢竟只能稱得上「示意圖」,所以對現在的我們而言,尋找好望角仍是如大海撈針一般沒啥頭緒。
我們請出那本很貴很貴的地圖(註一),開始推理它的所在方位(這就是常爬山之後訓練出的專長,哈哈~)加上藍天地圖的加持, 我想要找到它應該不難,就算沒找到,按著地圖來趟兜風之旅也不錯嘛。
我們從西濱公路的赤土崎匝道下出去,一路朝北前進。出師順利,首先在半路上就撿了個三等三角點。之後順著小路一直往前駛,心中忐忑不知道該在哪兒轉彎,但又超級幸運地在山路將開始轉往下坡的 Y 字岔路前,地面出現了斗大的字寫著「好望角」。
- Oct 05 Fri 2007 17:59
[旅行] 尋找好望角(1)‧崎頂三角點,2005.5.8
這次的海線兜風之旅的目的其實只在尋找傳說中的看海、看火車的VIP景點「好望角」。而白沙屯舊隧道、過港貝化石層、還有這顆三等三角點全都是這次兜風過程中的意外收穫。
事前曾在網路上收集過一些關於好望角的資料,不過有沒有做功課並沒啥差別,因為關於好望角的資料相當貧乏(你可以找到一堆南非好望角),幾乎找不到有幫助的東西,僅能從搜出的文章片段或照片中去推理它可能的位置,大概猜出或許是在西湖溪出海口南側的一個小丘。打開北島地圖研究(註一),很可能就是西湖溪南岸標示海拔94公尺的那座山,即圖上「灣瓦」一帶,從地圖看來若從西濱公路的赤土崎交流道下去應該會較接近我們的目的地。
從西濱公路赤土崎匝道下來之後,轉往北上方向。這條人煙罕至的公路異常寬廣,正當納悶這邊怎會出現如此大條的馬路時,路幅瞬間從四線康莊大道縮為單線鄉間小道,台灣鄉間的公路常常會帶給駕駛人意想不到的驚奇。
帶著滿頭問號往前才開不遠,令人歡呼的事發生了,路旁出現「好望角」的噴漆字與箭頭,嘩~大海撈針竟然也能被我矇上。
我就順著小路放心地往前直直開,不一會兒喵仔突然大叫「停車」、「那邊有三角點」!
喵仔在某根電桿上看見紅色的三角形符號,他說那種三角形符號就是附近有三角點。
- Oct 04 Thu 2007 00:45
[三角點,桃園] 東眼山,三等三角點6261號
時序雖已經邁入秋季,不過在今天的東眼山上似乎完全感受不到秋高氣爽、高山森林的氣息,反倒是像極了福隆海岸,天空爆爆藍,陽光灑在皮膚上就像在夏日海灘做日光浴一樣有燒灼的感覺。但也拜萬里無雲蔚藍晴空之賜,才能體驗出登大山而小天下的感覺,竟然只憑雙眼就把地圖上的兩大都會區塊:桃園、台北給看光光了。
這次東眼山之行目的就是為了摸東眼山這顆標高海拔1212公尺的三角點。其實這是我十年來第一次到東眼山,十年前那次來東眼山也只不過在餐廳一帶亂逛走走而已,因此對東眼山的印象可說完全空白。
我想既然三角點位在森林遊樂區內,應該是非常輕鬆容易就拿得到吧,所以就和喵仔一起去爬這座心裡認為是輕鬆無比的山順便撿個三角點,但想像與事實總有差距。
走一趟下來才體驗出在體能支出這方面,其實東眼山登頂跟登七星山相差無幾,眼前盡是遙遙漫長階梯道,每到一處轉折,心中就出現一次盡頭到底在哪裡的問號。
加上今天的詭異高溫,雖說走的都屬六星級觀光森林大道,但感覺實在不算輕鬆呢,光是一趟來回三角點的步道就已經耗費近兩小時。
但今日絕對不虛此行,東眼山山頂視野棒到叫人落淚感動,流得一身臭汗都值得。
桃園、林口台地、觀音山、淡水河、整個大台北地區盡收眼底,連101大樓、南港山、貓空附近的二格中繼站都清楚可見,由其是101大樓,還非常明顯呢。其實台北站前的新光三越大樓也看得見,不過101已成為大眾的關愛焦點,而忘記了新光三越這棟也曾經是台北地標的大樓。
- Sep 28 Fri 2007 01:06
小綠人要出走?
嘩~小綠人竟然也會逃跑,大概忘記身後還綁著電線,所以只能跑這麼遠嚕。
看著小綠人一直朝著地面跑,真有趣呀。(除了倒數計時的LED燈已不知去向之外,小綠人也不會變成小紅人,因為當轉換為紅燈時,燈號不亮畫面一片空白,不知這紅綠燈曾遇上什麼悲慘的事)
2007.9.23@台中雙十路、電台街口
- Sep 26 Wed 2007 12:53
[三角點,桃園] 石門山,一等三角點、殖產局三角補點
石門山位於桃園石門水庫附近(在行政區上屬於桃園縣龍潭鄉),海拔551公尺,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和殖產局的三角點,是桃園一帶超熱門的登山路線,雖說石門山被山友歸類為老少咸宜、平易近人的郊山(假日山徑還會塞人哩,常常等待避、等交會),但我覺得登頂並不「輕鬆」,因為無論從哪個方向上,最後都得陡上呀,登頂衣服一定濕透透。
林間悶熱無風揮汗如雨,走走停停,今日登頂竟然花了近一個半小時,記得以前來爬沒用這麼久的時間,連自己都有點嚇到。
其實離石門山主峰不遠的石門山中峰還有一顆總督府土木局編號三號的基石(三年前有去過),但已經熱到快升天都想脫光光了,雖然了不起再走個十分不用鐘就到,最後還是偷懶放棄。
對了,石門山上的桐花又開了(油桐花一年開兩次,四月、十月)。
↑石門山登山口,熱鬧到爆(登山牌樓的柱子做成飛彈造型,大概是中科院奉獻的關係吧)。
↑石門山雖只有面桃園、台北方向有展望,但視野一級,除觀音山、大屯山之外還可看見台北101哦(此照片是面向桃園、八德方向)。
- Sep 24 Mon 2007 08:23
[旅行] 尋找好望角(完)‧白沙屯舊隧道、過港貝化石層紀念碑、小鎮白沙屯,2005.5.8
*這篇文章寫於2005年5月8日,原本放在我沒繳錢而消失的舊網站 www.barefoot.idv.tw,現在重新貼在我的blog。 此文分成四篇,這是最後一篇,其餘稍後重貼。
↑白沙屯隧道曾是海線鐵路上唯一的隧道,民國62年鐵路西移後廢棄。
和貝殼化石山道別後,我們繼續順著小路往南走,漫無目的繼續往前兜風。
鄉間小路與鐵道並行,前後無車我們緩速前進,沉浸在悠閒的鄉間小道悠閒氣氛。在經過左邊某個鐵路涵洞前,注意到它內側牆壁上好像有寫「日本火車山洞」幾個字。
嘩~暗示又出現了?
突然想起白沙屯附近的確有廢棄的鐵路隧道,但不知它的位置。我猜這所謂的「日本火車山洞」指的會不會就是白沙屯隧道呢?決定朝著箭頭方向去探險。
從涵洞下穿出來,左邊泥土小路,右邊柏油小路,正前方一大片旱田。啥指示都沒,停下來不知下一步該朝哪方向走。
- Sep 23 Sun 2007 20:52
[巴士旅行] 第一次坐台中市的公車 2007.09.23
今天我和貓貓坐火車去台中找 Arden 逛街兼聊天,抵達台中火車站之後,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一中街。
Arden騎機車來和我們會合,但機車沒辦法一次載三人,Arden只好先把機車找個地方停妥當,再跟我們一起搭公車去一中街(其實對我們來說這段路要用走的也可以啦,不過已經快四點,晚上還得回去,為節省時間所以還是搭車)。
這是我第一次搭台中的公車,所搭的這輛是全航客運,上車後發現是三排椅的,感覺有些 surprise(因為台北沒有全車三排椅的市區巴士)。台中公車上車起跳價就是20元,依所搭的里程計價愈遠愈貴,台北公車才15元的說,不過記得之前就曾聽說過台中的公車票價是全台灣最貴的,今天終於體驗到了。
車站到一中街並不遠,幸好還沒超過基本的20元,我們一行人在台中技術學院站下車。先去吃冰消暑,接著到台中公園看看神社遺跡,打發到晚餐時間又回到一中街吃東西,吃飽飽後再逛中友百貨走走路消化消化。
該逛的都逛完了,便在中友前搭統連83路回台中火車站,這下又體驗到了台中公車十分「特別」的計費方式。
上車時司機先幫你刷一張卡片交給你,當下車時再刷一次卡,刷卡機螢幕會顯示該付多少錢,再照螢幕金額投幣。上下車都要刷卡,跟台北公車悠遊卡的用法不一樣,感覺頗新鮮(相對地台北的公車司機似乎輕鬆多了,不必幫乘客刷卡)。
不知道先前搭的那輛全航巴士為什麼投幣就好,司機並沒有給電子卡,或許每家客運公司的做法不同。
- Sep 23 Sun 2007 09:46
風櫃嘴到擎天崗 2007年
這段大眾化的陽明山縱走路線因為我們的懶惰,竟然拖了五年直到今天才成行。
因為每次只要想到風櫃嘴這邊沒有接駁的交通工具就意興闌珊,風櫃嘴這邊沒有公車,必須開車或騎車,但無論開車或騎車到風櫃嘴,勢必得原路返回取車。好不容易從風櫃嘴走到了擎天崗,又得回頭原路再走一遍,想到就累。
要不然,就從故宮搭計程車到風櫃嘴,不過坐計程車上山不便宜,這樣爬山太驕縱奢侈了。
而如果以擎天崗為起點,雖有公車可以把人送到擎天崗,但風櫃嘴這邊可沒有任何公車能讓你下山,得自己走下去,風櫃嘴距離可返人煙之處還好遠好遠呢。一想到要走漫無盡頭、偏僻荒涼的山路就懶了。於是這條路線我和愛爬山的愛貓男孩每次都是看圖遙想,始終沒有成行。
嘿嘿,總有一天等到你,首都客運新闢「小27」可到風櫃嘴附近,終於於被我們等到願意駛這條山路的公車了。於是我們決定這星期六從風櫃嘴走到擎天崗,「小27」雖然一天只有四班,但總算解決掉多年來傷透我們腦筋的接駁問題。
當過了風櫃嘴涼亭不遠,遇到一群從擎天崗那邊走過來的登山團體,領隊伯伯認出了我,他說「你是不是有網站?是不是那個赤腳到處走的?」
我說「是呀,就是我。」
我趕緊收拾起剛才快要熱到死的狼狽樣,慢慢擦汗故作輕鬆姿態(愛貓男孩在旁邊一直笑我這糗樣...)。
- Sep 21 Fri 2007 22:47
赤腳日記
玩泥巴
2007.9.19
- Sep 19 Wed 2007 00:00
[貓你好] 河畔賞景的貓
坐擁水岸第一排,賞山看海悠閒的貓咪。
2007.9.8@淡水。
- Sep 18 Tue 2007 11:09
[日治遺跡] 再訪圓山水神社(2006.2.25)
星期六下午閒閒沒事,晃到了捷運劍潭站附近,突然想去看看附近的圓山水神社。
想起圓山水神社才讓我驚覺時間的消逝快得讓人措手不及,感到恐怖。記得我第一次來到此地是在2003年的9月,今天是我的第二度拜訪,算算離上次相距近三年之久,在無意識下竟然就到了 2006。我感覺就像上個星期、上個月才來過,沒三年這麼久呀。
時間彷彿停格,三年前跟三年後的圓山水神社也沒什麼差別。依舊和以前一樣蚊子超多,想參觀得先「奉獻」血液給蚊子,神社所在的地方看起來仍然處於那種好像有人整理、又好像沒人整理的半荒蕪狀態。
與以前唯一不同,大概就是整個草山水道系統已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當然此系統中的圓山儲水池也沾光,成了歷史建築的一部分,不過在旁的神社不曉得有沒有被劃入歷史建築的範圍。
其實以前對神社並沒有非常了解,都是憑書看資料的紙上作業,三年前的那次拜訪圓山水神社多少帶有霧裡看花、似懂非懂的心境。經過了這幾年東南西北實地四處探查神社遺跡,收穫頗豐,此時回頭再訪圓山水神社,原來處處都驚奇,它的確是一座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遺跡超完整的迷你神社。
下山時並沒有循著原路回去,而是繼續沿著步道往前走,想探探是否可以走下山。當抵達山下時才恍然大悟,步出的地方竟然在水處辦公大樓靠車棚的那一邊,原來可以以水處大樓為中心,左去右回或右去左回,這回的拜訪新鮮感十足。
- Sep 17 Mon 2007 22:54
[日治遺跡] 活水頭(2003.9.27)
從自來水處陽明分處旁的順小徑爬上山,即抵達圓山貯水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高塔,高塔有兩座,東西各一座,中間有走道相通,在西側塔的正門上題有「活水頭」,由台北市尹武藤針五郎所題。(市尹=市長)
「武藤針五郎」是台北州設市之後的第一任長官。武藤針五郎,愛知縣人,畢業於明治法律學校,在大正九年(1920)九月一日至大正十三年(1924)十二月二十三日這段期間內擔任台北市尹。
據說這「活水頭」是草山水道各設施中唯一沒有被塗毀的字碑,實在太珍貴也太神奇了,石匾上題字的日期是昭和六年。
圓山貯水池是草山水道的一部分,日本時代興建了許多的水道來供應台北城的自來水用水。所謂的水道,就是自來水供水系統,像是目前的自來水博物館,就是日本時代「台北水道」的一部份。
台北市人口不斷增加,供水日趨吃緊,政府開始為自來水系統尋找新的水源,最後決定取用陽明山上山泉,這條從陽明山輸送水到市區的供水系統,就是「草山水道」(陽明山日本時代叫做草山)。草山水道在昭和三年(1928)動工,昭和七年(1932)整個系統全部竣工,大約花了兩百一十萬日幣。
水道是引七星山西麓竹子湖溪山谷東側、和紗帽山的地下湧泉,山上的水一路往下流,經「天母水管路」送往中途站「三角埔發電廠」順道供發電,水繼續送往圓山貯水池儲存, 再經由「明治橋」(中山橋,已拆除)跨過基隆河,延中山北路送進台北市區,這是水道送水的大至路徑。
- Sep 17 Mon 2007 22:23
[日治遺跡] 圓山水神社(2003.9.27)
*這是我在2003年9月寫的文章,原本放在我沒繳錢續用而消失的舊站 www.barefoot.idv.tw ,現在重新貼在我的blog。
日本時代台灣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神社,有資料說台灣的神社數量曾經高達兩百零四座。可惜在所謂的「光復」以後,政府不遺餘力地消除各地日本統治過的痕跡,地方上的神社幾乎都被拆光,有的變成忠烈祠或公園,很多僅剩些七零八落的遺跡,更慘的是更多神社連遺跡都沒留下。
保存最完整的神社,大概就屬「桃園神社」(今桃園虎頭山的桃園忠烈祠),百分之百原汁原味的桃園神社竟能逃過浩劫保留下來的確稱得上奇蹟。
除了桃園神社外,在台北市裡還有一座遺跡堪稱完整的迷你小神社,它就是「圓山水神社」。(註一)
或許是位於自來水廠內,位置封閉且隱密讓一般大眾難以接近、知道的人不多,祭祀的也只不過是水道課殉職員工和水神,不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或天照大神這種帶著濃厚日本殖民主義色彩的人物或神明,或許因此而躲過當時的拆除潮。
不過雖說沒被拆除,其實原本本殿上面的木造物早已拆掉改成中國式的小亭子,現在拜的是什麼我不知道,除了一個小香爐之外什麼都沒發現,但應該不會是以前神社時代的日本神明吧。
圓山水神社在圓山貯水池的旁邊,圓山貯水池是日本時代所建造的自來水廠,屬於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所謂的「水道系統 」就是自來水供應系統,水道是日本時代的用詞。
- Sep 15 Sat 2007 11:26
[巴士旅行] 首都客運小27
「小27」在我的巴士分級中屬於龍貓公車,因為一天才四班。
班次很少很少,一旦錯過就得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而載著你去的地方連聽都沒聽過、平常往往只會在地圖上神遊的神祕異境,這種巴士我都叫它「龍貓公車」,就像宮崎駿電影龍貓裡的那隻龍貓公車一樣,只是沒有貓的外型還有不會飛。
別以為「龍貓公車」只會出現在公車運輸不發達的台北以外之地,其實在巴士多到爆的台北市,照樣有龍貓公車。
雖然司機在市區的每個停靠站都廣播本車會經過故宮,大概是班次太稀少,好像不知道「小27」是從哪冒出來的似的,從等車路人的滿臉狐疑就可以看得出來。
說這條巴士路線屬於「做功德」也不為過,純服務偏遠山區居民,怪不得一天只敢開四班,要是多開幾班大概巴士公司就會倒閉了。一路上幾乎成了我倆的委員長專車(除了我們之外沒有別人,這種我都叫它委員長專車),快到風櫃嘴站之前撿了五個走不動的登山客而已。
不過可能我們搭得時間不對(下午一點十分的),不知道清晨的那班會不會被山上通勤的或登山客塞爆。司機大概看出我們不像當地居民,所以就問要在風櫃嘴下車還是登山口,我們當然說登山口囉,小27過風櫃嘴站不遠直接在步道口放我們下來,其實這邊離風櫃嘴那站沒多遠,不過對根本不認識這裡的我們來說,真是天大的幫助。
從劍潭捷運站跑到鳥不生蛋的風櫃嘴,大半都在山區裡兜風,才一段票15塊,真超值呀。
- Sep 12 Wed 2007 00:00
夏日太陽的印記
(不同的鞋留下不同的印)
我最喜歡穿夾腳拖鞋啪搭啪搭晃呀晃地悠閒走路,即使在天氣冷的日子也照穿。因為它是所有鞋類當中,能讓腳ㄚ裸露面積最大的鞋,也是唯一能讓所有腳趾頭輕鬆展開的鞋。而最重要的是它清涼透風穿脫方便,想打赤腳的時候輕輕一踢就脫下了。
但穿夾腳拖在腳背上曬出的兩條白線實在惱人,再怎麼光著腳ㄚ想「補漆」曬回來,腳背上的人字線始終無法消除。
↑我最愛穿夾腳拖,透氣輕涼穿脫方便。
- Sep 11 Tue 2007 20:46
Canon Prima AS-1 潛水相機 2007年
*這篇最早寫於2001.06.03,後因網站搬到痞客邦,所以在2007年重新貼在此地。這台相機我是在2001年在台北博愛路買的,在當時底片機還是主流,數位相機還停留在三百萬畫素(少數高階已有五百萬畫數,但都是望機興嘆的貴族機)。只不過才六年多的光景,滄海變桑田,在2007年的今天,底片機幾乎可用「全滅」來形容了。
到了2022年,要玩水的話,直接用手機拍就好啦(很多旗艦機都有防水功能,為了加強保護,再加一個防水殼即可。)
每次去海邊玩水都不能拍照,因為怕寶貝相機進水進沙,於是又興起了一股敗家的念頭,想買台可以在水中、沙灘上拍照的相機。
本來想替自己的數位相機找個潛水殼,不過我那台並沒有專用潛水殼,就算有的話潛水殼也太貴了,隨便一個都要八九千,逛博愛路的時候正巧看到這一台,一問只要四千多,還是彩虹公司貨哩,就買下啦。
照說明書上的說法,這台潛水深度可以到五公尺,不過我從來沒到水下五公尺過,以我的膽量,頂多到水下三公尺,所以這部相機的規格對我來說是足足有餘。
外觀很cute很像玩具,不過性能一點都不玩具,它的觀景窗超大的,做這麼大的觀景窗目的就是讓你帶著蛙鏡依然能夠取景。而且觀景窗內還有對焦指示燈哩,好高級的感覺呀。
- Sep 11 Tue 2007 11:22
[減肥] 食物的誘惑
今天貓老闆排了一天休假,我們約去到西門町逛街看電影(後來時間不對加上想省錢就沒看電影了...),沿路買一堆有的沒的來吃。
貓一直引誘我,說「要不要吃啊?咬一口吧?嘿嘿嘿~」
對貓而言那些甜食非常普通,因為他是竹竿人,怎麼吃都不胖的那種人,真羨慕(也很忌妒)。
對我來講這些東西就有致命的吸引力啦~~~除了一吃就胖之外,重點是...我現在還在減肥啊!!不要引誘我~嗚嗚...
不斷對自己催眠說要跟這些食物說掰掰,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個多以來月力行熱量控制,體重已經降了七、八公斤成果不錯。
減肥我沒用啥激烈的方法,我也沒錢買那種貴死人不償命的直銷或電視購物減肥食品,靠得是多運動(爬山、游泳)外加桂格大燕麥片而已,就這樣一個多月減七八公斤,目前還在下降中。
- Sep 10 Mon 2007 23:28
[名人題字] 于右任‧深澳發電廠
于右任雖是國民黨的黨國大老,不過隨國民黨撤到台灣後,大老闆(蔣介石)似乎也沒什麼重要職位可供他發揮,就繼續讓他擔任在大陸沒做完的監察院長,給他這個職位或許帶點半酬庸的性質,才能讓他在這監察院長職務一待就是十六年多直到辭世。
于右任為人剛正不阿,其實也很適合擔任監察院長,不過正因他的剛正,也讓他的大老闆傷透腦筋。每遇不平之事,就會面見大老闆聒噪一番要求處理,偏偏孔家、宋家經常亂搞,但孔宋兩家大老闆也得罪不起,很多事情就不敢讓于右任知道免得又得應付他三不五時前來聒噪,于老的公事公辦,在某些方面確實讓他的大老闆十分頭痛(當初給他監察院長或許是希望他做個沒有聲音的人)。
于右任是政治人物但也是書法大家,書法詩詞才華洋溢,他在藝術方面的成就遠遠高過他在政治上的名聲,一說到于右任大家都先想到他的書法,而不是曾當過什麼官,在他的書法中尤以草書最著名,他創立標準草書,被尊為「一代草聖」。
追隨過孫中山,在大陸時期也參與過許許多多黨國核心事務,但讀書人的風骨讓他不與人爭名逐利,不結黨營私,沒有如其他元老級的政客作風。時時關懷國事,憂國憂民,但到了台灣以後,可能整個政治氛圍讓他無法在政治的舞台上伸展抱負,只能潛心於書法藝術方面的發展吧。
在台灣各地出現有于右任的題字其實相當多,時間大都在民國四十幾年,在那個年代附近所興建的寺廟、學校、機關甚至私人行號都可以發現他所題的字。或許是擁有書法家與黨國大老的雙重身分美名,讓他的題字在當時特別受到歡迎。但也因此讓人納悶與不解,是否這位大老晚年有人要字就給,呵呵~
深澳電廠民國四十九年開始運轉,正好就是于右任題字的全盛時期。書法大家為發電廠題字,台灣絕無僅有,我想以後大概也不會有,因為現在的台灣也好像沒什麼大師級的書法家了。
- Sep 09 Sun 2007 00:56
[日治遺跡] 高雄神社的狛犬
眾所周知,昔日的高雄神社即是今日的高雄忠烈祠,神社雖早已剷平改建為忠烈祠,不過還是有些遺跡陰錯陽差地被留了下來可供緬懷,神社的狛犬就是舊日神社的殘跡之一。
忠烈祠大門階梯左右兩邊的這對「石獅子」正是以前神社的狛犬,仍保持著日本狛犬的擺放方向,即兩隻面對面(中國石獅子是面向外,不是面對面)。
狛犬下的基座似乎是後來才做的,因為基座上並沒有奉獻的日期年代。
↑階梯左邊這隻是閉嘴的,吽形狛犬。
↑階梯右邊這隻是張嘴的,即阿形狛犬,這兩隻仍保持標準的日本狛犬擺放方向,即兩隻面對面(中國石獅子是面朝外,不是面對面)。
- Sep 08 Sat 2007 22:39
[生活瑣事] 今天我生日
有鑑於去年的生日願望還沒全部實現,所以今年繼續維持去年的願望就好,其實我那三個願望幾乎都是不可能的願望,去年許的願望如下:
1. 養虎斑貓(或任何的貓)。
2. 練出腹肌。
3. 打赤腳上班。
以上為什麼幾乎不可能呢:
1. 關於養貓:
今年或未來預計將繼續保持「不可能」的狀態,在我家養貓是比打赤腳上班還不可能的事,有興趣深入了解原因的話,請去翻出去年我生日那天寫的:「今天我生日」。
- Sep 08 Sat 2007 11:31
[日治遺跡] 台中放送局
今天和貓仔一起搭火車南下逛百公里外的台中公園(好個閒情逸致...),其實是目的在看台中神社啦。晚約了Arden吃飯,Arden帶我們去公園附近的一中街吃東西,他說這是來台中一定要逛的。一中街真是個神奇的熱鬧之地,這是我第一次到這裡,滿街誘人的食物,我和貓仔看得目不轉睛,要吃什麼很難選擇,我想天天逛大概都不會膩吧,台中好好玩,比台北有花樣多了。
吃到撐之後,Arden知道我們喜歡看古蹟,又帶著我們散步去看附近的市長公館還有台中放送局,消化一下比加菲貓還圓的肚子。其實白天還好,怎麼走我都記得,但一到晚上我就變成了路癡,方位全忘光光,即使在台北市也一樣。只記得一陣東彎西拐之後,就看到我們的目的地了。
來到的時間已晚,沒有很仔細的觀察,其實也沒想仔細看,因為腦袋的血液全都流向肚子,我想一中街還是不能常逛,在食物的誘惑之下,早晚有一天變成神豬都還不知道哩,我們在放送局的庭院前聊天看月亮。
為了繼續消化肚中的食物,我們決定走路回台中火車站搭車。記下了Arden的指引,沒走錯路很順利地讓我這夜間路癡抵達台中車站,北上自強號沒有坐位,站無虛席,一路擠著還有死小孩的吵鬧。
今天的照片全都是用D50手持拍攝,DSLR的高ISO低雜訊用於夜晚拍景物非常好用,但缺點就是體積太大帶著太累贅了。這次算走馬看花中的走馬看花,下次再來專程造訪。
- Sep 06 Thu 2007 23:00
[三角點‧台北] 涓絲瀑布,專賣局第三號造林地
在涓絲瀑布的步道旁有一顆日治時期的專賣局基石,不過它位於舊的已經封閉的步道,較少人注意到。若從靠近菁山小鎮那一端的步道口走過來,在過了涓絲瀑布不久,會看到一個前方步道封閉要求改道的牌子,從步道欄杆外的小徑走進去不遠就可以發現這顆專賣局基石。
其實欄杆外的這條小徑即原本的步道,因舊路有幾公尺毀於某年的颱風,不過毀壞崩塌的部分並無礙通行,而新闢的步道得往上爬比較累,於是很多人依舊走這條告示為封閉的舊步道(我也不例外)。
基石正面寫「專賣局」,左右兩側分別為「第三號造林地」、「大正十一年六月建設」,嘩~大正十一年?算一算有八十五年的歷史囉。
↑這面寫:大正十一年六月建設。大正11=1922。
↑前方遇改道警示牌,從欄杆外的小徑走進去不遠就可以發現這顆專賣局基石,這條小徑是本來的舊路。
- Sep 05 Wed 2007 07:43
[鐵道旅行‧深澳線] 再會了,深澳線 2007.9.5
看到深澳電廠將拆除的新聞後,就一直想找個時間去紀錄深澳線,因為電廠拆除也代表這條運煤鐵路無煤可運,停駛是必然的,台灣的鐵道支線又將消失一條。雖說早有說再見的心理準備,不過卻沒想到它來得那麼突然,得知在9月5日是這條鐵路的最後運轉日,本以為火車起碼可以開到九月中哩。
因為事發突然,來不及做任何的勘景與計畫,就帶著相機隨興拍吧。六點多從家裡出發,一個多小時後抵達八斗子附近,離火車到來的時間還早(八點半左右到),吹著海風啃著半路上在OK便利店買的麵包等著火車的出現,我想這應該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在濱海公路看海吃麵包(兼淋雨...)。
或許下雨天的關係,在深澳線的末日並沒有發現有同好來拍車,只遇見一組不知哪家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在拍。攝影記者在拍火車過平交道的時候,也在一旁等平交道的歐巴桑露出驚訝的表情說:「扛這麼大台來看火車哦?」
深澳線之能夠到今天還有在火車跑,就是因為它還有替火力發電廠送煤的功能,讓這條鐵路有煤可運其實也算台電公司對鐵道迷所做的「功德」。因為深澳電廠所需的燃煤其實早已採大卡車運送,鐵路運量頂多 20%,角色並不重,所以今天有沒有這條鐵路對台電來說並不重要,鐵路只是讓煤抵達電廠的方式多了一種選擇。
不過現在電廠關掉了,新的電廠蓋好之後也不再仰賴這條鐵路運煤,一條不再背負功能的鐵路,就和公司裡沒有業務可做的員工一樣,只有被fire一途。
深澳線鐵道即使不拆,如果一直放著不保養隨它風吹雨打,可以預料下場就是和舊山線差不多,空有爛軌道,復駛僅於紙上談談,到時超高的修復費用讓鐵路局更沒願意跑火車。
新的深澳電廠將在八斗子建造卸煤碼頭,直接把煤送進電廠,可是大興土木建碼頭不會威脅到八斗子的海洋環境嗎?令人費解,鐵路應該才是最環保的運輸方式。
- Sep 04 Tue 2007 23:13
[三角點‧汐止] 錦峰山,礦務課119號
錦峰山位於北縣汐止,較靠近五堵車站,僅海拔83公尺,屬於晨昏散步阿公阿媽級的一座小山,在山頂涼亭前有一顆日治時期礦務課119號基石。
礦務課是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底下的一個單位,主要掌管礦務政策與相關法令的制定,以及地質調查,所以在它調查過的地方都會設立三角點。
「礦」務課的礦其實是「金」字旁,即「鑛」(但這個字似乎在某些老作業系統上可能出不來,因它是日文漢字),而且它的務是「務」而不是「物」哦。
錦峰山除了鑛務課基石之外,也還有一顆北縣463/012三角點。當然,北縣三角點跟歷史悠久的礦務課基石相比,就顯得不值錢啦。
↑編號119號。
↑在錦峰山上的菩靈寺眺望汐止。
- Sep 03 Mon 2007 17:44
Olympus PEN EE-2 免電池的神奇逸品
我是力行赤腳生活的車小斌,我一年四季都不穿鞋,赤腳工作、赤腳生活,我推廣赤腳生活,因為赤腳走路可以增強抵抗力,增強免疫力,赤腳走路是消除低潮情緒的最有效方法,赤腳走路能讓人體遠離疾病,我發現了赤腳走路的神奇功效,所以我不穿鞋,有人笑我我也不怕,因為赤腳走路能夠增進健康,讓生活更美好。
*本文最早撰寫於2001年2月,2007年發表至痞客邦,照片為2009年重拍,最後更新日期:2022.06.20。
我媽說我爸當初買這台相機就是為了拍我,這是台陪著我長大的相機,也是我家的第一部照相機。我記得小時候全家出遊就是帶著它。非常耐用,三十幾年後的今天所有功能正常。
EE-2使用光電池來供應測光表電力,所以不必擔心電池買不到,只要有太陽、有光線就有電力。
以今天環保的角度來看,Olympus PEN EE-2是一台綠能環保相機,因為除了底片它沒有任何的消耗品,而且一張底片還當兩張用(Olympus PEN EE-2 是半格相機),也不會產生任何廢棄物,因為它連電池都免了。如果大家都用 EE-2,搞不好還可以減緩全球暖化與廢電池汙染哩。
全機金屬機身,耐候耐用,我家這台一用就是三十年哩(快四十年了),現在如果還有廠商敢出這麼耐用的相機,大概撐不過幾年就會倒閉,因為相機用不壞嘛。
Olympus Pen EE-2 用起來就跟傻瓜相機一樣簡單,或許外觀的關係(看起來像迷你小單眼),很多人誤以為它是機械相機,其實它是不折不扣的全自動的相機。也有防呆裝置,如遇光線不夠快門就按不下去。
- Sep 01 Sat 2007 18:20
[攝影相關] Yashica Electro 35 GSN
我是力行赤腳生活的車小斌,我一年四季都不穿鞋,赤腳工作、赤腳生活,我推廣赤腳生活,因為赤腳走路可以增強抵抗力,增強免疫力,赤腳走路是消除低潮情緒的最有效方法,赤腳走路能讓人體遠離疾病,我發現了赤腳走路的神奇功效,所以我不穿鞋,有人笑我我也不怕,因為赤腳走路能夠救命。
提醒:以下文章寫於2004年4月,所以文中所提及店面或網站資訊"有可能"已經過時或不適用,閱讀時請留意,除此之外其他資訊皆無誤。(2022.06.16 更新)
Yashica Electro 35 GSN塊頭不小,跟單眼相機差不多大。金屬機身重量有七百多公克,不算輕的重量。它的特色是擁有 F1.7 的超大光圈、有機械的操作感,但骨子裡卻是一台電子相機。
Yashiac Electro 35 G系列從 最早的 Electro 35 一直到 GSN 已經是算是第四代了,從最早的 Electro 35(1966年),歷經 GS、GT,一直到 CSN與 GTN,他們外型上都大致相同,尺寸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體積上都是跟一部單眼相機差不多大小,由於當時產量大,現在要找這款相機並不難。
與GSN同時期推出的Yashiac Electro 35 GTN機身是黑色,而GSN則是銀色,所以只有顏色不一樣,規格上都相同。
Yashica 其實很喜歡在相機上玩弄電子科技,這也是為什麼這一系列都以「Electro」命名的原因了。當然當年用在相機上的這些電子科技在今天看來實在算不了什麼。可是在當時那個人類才剛登陸月球不久的時代背景下,產品只要跟電子扯上關係,就代表高科技、代表先進。舉凡相機到家電,各廠無所不用其極的將自己的產品電子化,拋棄機械擁抱電子成為當時廠商的顯學了。
Yashiac Electro 35到底是算電子或機械相機呢?我認為是複合體,有電子的性能,也保有機械的味道。然而它跟數位相機一樣百分之百得仰賴電池,沒電就不能動了。
- Aug 31 Fri 2007 22:58
[生活瑣事] 火車站前看火燒
今天從承德路這邊穿過台北車站,打算到忠孝西路那邊搭212,在大廳看到很多人朝著門外面指指點,走出去一看,原來是忠孝西路那邊火燒房子,濃濃的黑煙把新光三越大樓都遮住了,車站前彌漫著一股燒塑膠的臭味。
有用手機的、有用相機的,幾乎人人都在拍照,畢竟這真是難得一見的奇景,以後再有的機率應該也不大。雖說幸災樂禍不道德,但誠實地說,的確看得很過癮。
↑幾分鐘後濃煙已經轉淡了,沒有剛才那麼黑。
↑鏡頭拉近觀察。不像大樓頂起火,濃煙似乎來自後方。
↑黑煙遮蓋住了新光三越大樓。
- Aug 30 Thu 2007 23:14
[生活瑣事] 昔‧今,南京西路之一
↑2005年2月7日
↑第一張照片中的全家便利商店那整排房子已經夷為平地了,成為捷運松山線中山站的工地。
2007.4.29
- Aug 29 Wed 2007 17:22
[赤腳日記] 玩土
↑最喜歡用腳玩泥土。
2007.8.29
- Aug 28 Tue 2007 00:06
[生活瑣事] 攀木蜥蜴
(Panasonic TZ3拍攝,陽明山)
本來是要拍冇骨消的果實,突然發現在結實累累的紅果上有隻攀木蜥蜴,用手觸碰它的尾巴不但沒逃跑還轉過頭來看我,超可愛的。
照片中的紅色果實就是「冇骨消」的果,「冇骨消」是在野外山區很普遍的一種植物(例如它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代表性植物),它在很熱很熱的夏天開花,開花之後結果。
200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