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貓貓今天原本的行程就是去遊基隆山,由於抵達瑞芳的時間還早,雖不是假日但上山的巴士班次仍一班接一班,因此並不急著出發,我們就在瑞芳車站附近閒晃亂逛,看看車站、逛逛老街。
要不是今天坐火車來,我還不知道瑞芳車站的月台地下道已經變得美侖美奐,我想它應該稱得上是台鐵最美麗的地下道。瑞芳站的日語標示超多的(興奮~),現場也有日語志工服務,令人印象深刻,應該是金九地區是日本遊客最愛的緣故吧。
在離去前,我們在瑞芳車站的遊客中心拿了一本「登山護照」,這是縣政府正在辦的一個登山拓印的活動,今天正好要去登基隆山,於是基隆山就成為我們在這拓印活動的第一座山。
嗯~說起這類登山拓印的活動呢,實在感到汗顏,每次一開始都信誓旦旦地很有把握完成它,不過到最後都落得不了了之的下場,從沒蒐集完畢過。
自古早以前的「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開始,到這幾年的「新北縣好生活」、台北市政府的親山步道打印台拓印、2007年的足印草山...等等,我們至今仍還沒有拓完,現在又來了「幸福美麗大台北」七個字....
這分別置有「幸福美麗大台北」七字的七座山頭早已爬過無數次,已經熟到不行,再走一遍理論上的確不難,但理論與實際往往存在著差距。
例如,總是忘記帶拓印護照、沒帶本子、或是沒帶鉛筆什麼之類的。這種狀況一旦持續兩三次後,我們的慣例就是:放棄!拍個照到此一遊意思一下就OK了,拓印的事就不再理它,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拓完的紀錄。
- Apr 22 Tue 2008 22:30
[大台北登山健行節拓印蒐集] 麗@基隆山 2008.4.16
- Apr 22 Tue 2008 16:54
遇見Ken在睡午覺
- Apr 21 Mon 2008 23:18
[貓你好] 貓@汐止大尖山
- Apr 18 Fri 2008 23:26
[貓你好] 九份之很多貓
- Apr 17 Thu 2008 22:41
[植物筆記] 四月‧蛇莓
在汗流浹背中我和貓貓好不容易登上了基隆山頂(今天氣溫竟然逼近三十度且又悶不通風),蹲著休息喘氣時瞥見腳下綠叢裡有一顆顆的小紅點,仔細一看,原來是蛇莓。
嘩~竟又到了蛇莓開花結果的季節了。
光看照片別以為它跟草莓差不多大,那是近拍的效果,其實最大粒的頂多才0.5公分不到。看了它的葉子才想起來,剛剛步道兩邊都是這種「草」(因為熱到跟狗在喘沒兩樣,頭低低著走,因此一路行來目光焦點都在地面上.....),山頂的有結果所以一眼就認出,蛇莓的葉子讓我聯想到香菜....(一種貓貓最怕的蔬菜)
貓貓說蛇莓是可以吃的,但也聽說它有微量毒素但食用並無傷身體,不過我倆都沒有膽量和興趣去嚐試野地裡這類傳說中可食的植物。
因為對我們而言,食物出現的合理場所是冰箱或菜市場之類,在荒郊野外出現極不合理。就算眼前是一大片結實纍纍的真實草莓,我們也會認為那是爬山熱到昏的幻像,因為在我牢不可破的觀念理認為草莓合理的出現之地是觀光果園。
紅紅的果實很小顆,頂多0.5公分吧。照片有些過曝,所以花色看起來偏白,其實真正的顏色是黃色的。
- Apr 12 Sat 2008 21:51
DR2200型藍皮柴油車@黃乙玲-傷心的車站
貓貓知道我喜歡火車,在youtube上找出了這段骨董級的MV放給我看。
在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可以看到其中一輛的編號是DR2204(用暫停去用力看),另外也發現原來一直放在水里站的那兩節報廢藍皮車在那時就存在了(場景大部分都在集集站,但其中有短短幾秒黃乙玲下車時的鏡頭是在水里月台),支線的藍皮柴油車確實讓人懷念呀。
不過,對我而言嚴格說起來卻「無念可懷」啦。
因為這款車我總共才坐過兩次,一次是不知國小幾年級時,我外公帶我從台中搭到彰化。再來,就是在大學某年暑假時,和同學從埔里搭到二水。這款車引擎聲音很大、又沒火車頭(那時我還不算是個鐵道迷,不認識車種,這種車對我而言的確是沒火車頭的怪車....),因此才在腦袋中種下深刻印象,但我對它其實沒有會感動到流淚或深深讓人思念的那種情感的記憶。
當我真正開始對鐵道感興趣時,這些有意思的老車卻已經從台灣鐵路上消失了.....
- Apr 11 Fri 2008 09:48
[貓你好] 冥想中的貓
- Apr 11 Fri 2008 00:01
[老建築] 台北工業學校紅樓‧大正七年
- Apr 10 Thu 2008 12:03
[植物筆記] 四月‧台東火刺木開花
搜尋出的資料幾乎都顯示「台東火刺木」就是「狀元紅」,不過記得曾有網友跟我說過「台東火刺木」和「狀元紅」兩者十分像但還是有些些差異,狀元紅屬於外來種,葉緣有鋸齒,而台東火刺木則無。
但我今天在植物原看到的這棵開著小白花、葉緣有鋸齒、疑似所謂外來種「狀元紅」的植物,前方解說牌卻標明「台東火刺木」,植物園應該不會騙人亂標吧?更讓人滿頭問號了。
喵喵家鄰居院子裡的那幾棵「台東火刺木」也全都開了花,我們很羨慕那家人有個可以種樹的小院子,在自己家種自己的樹幾乎成了都市人不可能的願望。
見到這些綻放的小白花,說真的,我到今天才知道目前是火刺木開花的季節。(照片皆攝於植物園)。
火刺木的可愛小白花(2008.4.5)
2008.4.5@台北植物園
- Apr 10 Thu 2008 00:01
[日治遺跡] 基隆要塞司令部‧昭和三年
建物名稱:基隆要塞司令部(今日之海巡署北部地區第一海岸巡防總隊)
興建年代:昭和三年(1928年)
古蹟等級:歷史建築(目前尚未指定為古蹟)
關於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歷史,請見基隆市政府文化局的解說:http://www.klccab.gov.tw/_main.php?id=34&mid=12&t_type=s
看到報紙上說,基隆市政府向海巡署爭取開放「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新聞,這實在是一則天大的好消息,希望早日開放。
這棟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基隆要塞司令部的建築,雖早在2003年就被基隆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不過仍屬於使用中的軍事營區,無緣窺探這棟建築的特色,普通百姓別說參觀了,就連拍個外觀也不容易,不過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中央那座紀念碑,因為搞不清楚它上面就竟寫些什麼。
營區門口站有衛兵,避免招惹麻煩始終沒膽在它大門口拍那座紀念碑。
記得那天遇上大塞車,車子龜速緩慢前進走走停停,車陣正巧將我們堵在要塞司令部的大門口動彈不得好幾分鐘。天上掉下來的狗屎運,此刻不拍待何時?趕緊拿出相機,從車內猛拍。
- Apr 09 Wed 2008 13:07
[老建築] 公園號酸梅湯
在二二八公園衡陽路側門對面的這棟詭異橘紅色的建築物,從它外表的巴洛克風格以及從日本時代衡陽路老照片來猜,應該是屬於大正時期的房子,不過精確的年份依然無從得知。
這家「公園號」酸梅湯遠近馳名,不用我介紹大家早都知道了吧。由於店面大半面積販賣著麵飯類的熱食,酸梅湯、冰淇林反倒擠在不明顯之一角,我想第一次慕名來買的人八成會以為自己走錯店了。
我認為它的酸梅湯並沒傳說中那般無懈可擊,甚至跟某些地方賣的酸梅湯相比,也沒有極端明顯的味覺落差。小小塑膠杯盛裝的一杯25塊錢,我將它歸類為中上級未達物超所值的標準。酸梅湯甜度有些偏甜,在炎炎夏日除了滿足味蕾的貪念外,我相信解渴功效有限,不過這產品仍落在好味道的範疇內。
我超喜歡它的「三色冰淇淋」,這是古早味的台式冰淇淋。冰質綿密細滑,甜而不膩,吃起來十分爽口,我一口氣吃下十球也不成問題。
應該是加了「記憶」或「懷舊」的因素吧,所以公園號的酸梅湯或冰淇淋人家千篇一律都說是「兒時回憶」,但對我而言它的味道卻是「新鮮」All New !! 因為這兩種飲食印象並不存在於我兒時的食物記憶區段,導致無舊可懷。
小時我娘不准我在外面亂吃東西,二來,我小時候也沒啥店在賣酸梅湯或這種台式風味的冰淇淋了,早被可樂奶茶鮮奶冰淇淋取代,偶爾在風景區才遇得到叭噗叭噗的神奇滋味。
- Apr 08 Tue 2008 21:02
[植物筆記] 四月‧228公園看流蘇
每次都聽人說流蘇樹開花的時候有多美多美,但每回我想一窺這傳說中的植物時,花期早過了,年年如此。
當獲悉今年流蘇花已開時,趕緊前往二二八公園一睹它的真面目(其實大安森林公園也有流蘇,不過比二二八的這棵要小不少就是了)。
因為每次逛二二八公園,經過那棵流蘇樹前總是望樹興嘆,不知哪時才有機緣見到它開花的模樣。
今天終於見到盛開的流蘇,名不虛傳果然壯觀無比。
同樣都是綠樹配白花,我認為流蘇的花要比油桐來的優太多,當它眾蕾齊放之時,枝頭上數不盡的小白花兒幾乎將綠葉淹沒。彷彿樹被厚厚白雪壓得喘不過氣似的視覺效果,比俗稱四月雪的油桐花有過之而無不及。
昨天搭客運時發現,高速公路交流道旁也有流蘇綻放。突然想起許久以前,不知在哪個休息站好似見過這開滿小白花的樹,原來它竟是鼎鼎大名的流蘇。
應該多多種流蘇做行道樹,肯定會成為視覺的一大享受。
- Apr 08 Tue 2008 11:15
不信邪就留看看
- Apr 07 Mon 2008 21:24
[老建築] 台北信用組合‧昭和二年
衡陽路上的這家合作金庫銀行為市定古蹟,因為這棟房子是日本時代的「台北信用組合」,它建於昭和二年(1927)。
我不是古蹟專家,關於這老房子的來龍去脈,若有興趣了解,請到北市文化局的網站看解說:http://www.culture.gov.tw/building/view.php?vid=82&page=6
我很喜歡它上面的那兩隻貓頭鷹,超kawai的~
為什麼現在的房子都不在牆上做幾隻貓頭鷹呢?
- Apr 05 Sat 2008 22:50
大安森林公園看夜鷺
- Apr 04 Fri 2008 00:01
沒賞到花的花季 2008.3.7
從過年以後台北天氣始終陰雨不停,記得曾經在報紙上讀過一則新聞說基隆二月份的日照時數僅兩小時,北台灣的天氣真是差到不行。
那天清早看到窗外露出金黃色的陽光,我和喵仔趕緊把握這個太陽難得露臉的好時機,決定上陽明山賞花去。
不過呢,兩人東拖西拖的,等下了公車抵達陽明山已經中午時分。山上天氣漸漸轉陰,濃濃雲層已籠罩著七星山頂,沒想到可愛的陽光只維持了一個上午,陰天不要緊沒關係,祈禱千萬不要下大雨才好。
正如新聞所報導的,這次陽明山的櫻花實在沒什麼開,杜鵑反倒開得茂盛,大家都在綻放的櫻花樹前排隊拍照。
我們本想繞一大圈走去第二停車場那邊看看是否有較多的櫻花,無奈祈禱並沒有生效,突然下起雨來,水滴愈來愈大粒,想不撐傘還不行呢,但我倆只有一把小雨傘......此時我突然思念起我的雨傘。
出門時的陽光曬在皮膚上都還感覺灼灼的,為減輕錙重我就把傘丟在家裡,還換了薄一點的衣服,哪曉得下午變天變得比翻書還快,下雨外加強風陣陣,弄得我褲管都濕掉大半截,喵仔的鞋子也快濕透了,不過他跟我不一樣,不敢打赤腳走。
於是我們在辛亥樓裡避雨,為了打發時間,開始研究著那塊盡是馬屁文的「辛亥光復樓記」(其實看過很多次了)。雨勢稍微轉小之後,一起撐著被大風蹂躪過的殘破小傘走回公車站,其實狀況沒那麼悲慘,還算詩情畫意...
- Apr 03 Thu 2008 15:32
[植物筆記] 四月‧氣味似精液的美麗小白花 - 呂宋莢迷
記得多年前去竹東飛鳳山遊玩,看到有株外型狀似營養不良的植物,掛著一面寫有「呂宋莢迷」的名牌,當時並非它開花結果的季節,其貌不揚,和路邊野草灌木沒什麼不同,只覺得這名字頗有意思,這是對「呂宋莢迷」四個字的第一印象。
在不知過了多久之後的某日,在軍艦岩上終於體驗到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步道兩旁三不五時出現一團團密密麻麻綻放著的小白花,好奇地把鼻子湊過去聞聞看,起初嗅不出什麼,愈吸愈用力也愈靠近,就在鼻頭幾乎要碰觸到小白花的那一剎那,突如其來的一股似曾相似的氣味直衝鼻腔,咳了好幾聲。
「精液的味道」我大叫。
我最後那口用力一吸,簡直就像一坨精液直接射在臉上,只差沒有溫度而已。
一旁的喵仔不信,以為我又再裝瘋賣傻騙他,貼近聞了一下,也嗆到了,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這是什麼噁心的花?」
- Apr 02 Wed 2008 22:06
[巴士旅行] 一天只有一班的公車 - 66路
今天去中和的自強公園看山本信義紀念碑,回程在莒光路上等公車,發現一班很奇妙的車:66,中和至捷運新店站,固定班次 06:15。
什麼?一天只有一班?!有沒有看錯呀?
其實在台灣一天只發一兩班的公車沒啥好稀奇,不少偏遠地區都是這樣,鄉下路線都是開佛心的,等哪天客運公司再也忍不下虧損時,公車就會從路線上消失。但在大眾運輸極端發達的台北都會區,竟然也有一天只開行一班的公車,簡直難以置信。
它的班次比山區公車還要少,開上風櫃嘴那鳥不生蛋地方的小巴一天都還有四班車呢。
研究了它的路線圖,所經之地大都是人口稠密的熱鬧地方,並非人煙罕至的山之巔海之濱,為何一天只開一班?只跑這一趟不如乾脆停開,說不定還省開銷呢,福和客運開佛心的嗎。
如果它和一般公車一樣十幾分鐘一班的話,我就可以直接從這坐回捷運七張站了,超方便的。
很想去搭乘體驗一下這班龍貓公車,從起站到終點坐完全程。不過看到發車時間是6點15分,這似乎比去搭桃林鐵路大清早的DR2510還要困難,我這念頭不知得拖到何年何月才會付諸行動,搞不好等到我準備去搭的那天時,它已停駛了。
- Apr 02 Wed 2008 08:50
[日治遺跡] 新竹神社的狛犬
新竹市議會的前的這對石獅子正是以前新竹神社的狛犬。不過雖說是神社的狛犬,但在這兩隻身上卻找不出絲毫屬於東洋狛犬的特徵,因為它們是道道地地的閩南石獅子。
話說一百多年前,新竹的望族「林占梅」特別從大陸請名師來台,用上等石材雕刻一對石獅子,打算放在林家祖祠前。不過後來不知什麼原因,獅子雖已造好,但祖祠卻還沒修完,所以獅子先安置在當時剛完工不久的試院前面。
但沒隔幾年就改朝換代,日本時代來臨,林家的祖祠被徵收成為地方法院,所以這對原先打算放在祖祠前的獅子也無家可歸了,就一直擺在試院。然而好景不常,沒多久即碰上「市區改正」,試院被剷掉成了大馬路,獅子就移到武營封存去了。待武德殿蓋好之後,才又搬出來放在武德殿前。
新竹神社完工時,當時的新竹州知事古木章光不知出自於什麼樣的想法(可能為省錢,也可能他認為這對精美石獅若擺在神社前真的很有FU),用自己的名義把這對放在武德殿前的石獅子奉獻給神社,安在神社鳥居前面。換言之,此時它們的身分就轉變為神社的狛犬了。
戰後,民國三十七年,獅子從新竹神社遷移到中山堂。民國五十二年再遷到現在的市議會前擺放,公開的說法是為了保存歷史性的藝術品免於湮廢,不過相傳是為了用這對獅子來辟邪鎮煞,改改議會的諸事不順。
這對石獅所歷經之顛沛流離,與台灣其他地方神社狛犬相較,大概無「犬」能出其右,它們以後應該不會再搬家了吧。
- Mar 31 Mon 2008 18:00
[老建築] 謙記商行(大豹炭鑛事務所)
以前每當在鶯歌站下了火車,走在月台上就可以看到這棟洋式破屋。2004年四月的某天,再在鶯歌站下車時,習慣地往後站望去看看那棟洋式破屋,驚覺它已被夷為平地。
記得有次曾忍不住好奇,特地走到它前面瞧瞧,但眼前所見一片淒涼雜草叢生、內部似乎也被遊民盤據,不禁讓人聯想到惡靈古堡,恐怖感油然而生,所以只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人,繼續前往那天我們真正的目的地 - 鶯歌老街。
後來從文史資料介紹知道說它裡面還有古井、小庭院以及華麗的磁磚等總總,不過憑當時現場的那種荒涼加頹廢的氛圍,實在沒啥勇氣入內一窺究竟,等再想窺探看看時,已經變成停車場。沒想到當年隨手拍的照片竟成了它曾存在於地球上的最後紀錄。
據說謙記商行的創辦者林家僅有土地租約而沒有所有權,地主另有其人,所以當林家放棄地上物後,加上地主有意起大樓,鶯歌鎮上唯一的日式巴洛克風洋樓就從此消失了。
謙記商行這棟古洋房的確切年份似乎沒有正確資料可考,從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有兩種說法:1921(大正十年)或昭和六年(1931)。起初我並沒有想到這兩年份之間有何關聯,後來突然發現到一件有趣的事,會不會是筆誤而把1921誤寫成1931,換算回日治年份正好就是昭和六年?反正網路文章總是東家抄西家的介紹(我的東西就常被抄....吼~),若出現這樣的錯誤也不足為奇。
大正時期的機率或許比較高吧,因為巴洛克風格是大正時期最流行的建築款式,但昭和六年也說不一定,總之沒有答案。
謙記商行已經拆了有四年,但三月初遊鶯歌的時候不知看到哪邊的導覽地圖竟還標著,真是誇張到有剩,若有旅客真的去按圖索驥,保證找無。
- Mar 28 Fri 2008 23:12
[貓你好] 貓@指南宮

看到這虎斑貓趴在地上曬太陽,我小心翼翼地接近擔心驚擾到而嚇跑他。沒想到不但沒跑掉,還繞著我喵喵叫。正跟我玩得起勁時,突然轉身竟不理我了,衝向旁邊拎著提袋的一位女士,前爪扒著她的袋子,接著對她撒起嬌來,開始喵個不停。
原來那袋子裡裝的是吃的。
吼~超勢利的一隻貓~
- Mar 27 Thu 2008 10:31
[鐵道旅行] 行先板‧昆陽 - 新埔
台北捷運藍線(板南線)線當初只通車到新埔站(其實更早以前的通車範圍只從市政府到龍山寺),全線完工後才通到目前的永寧。
所以西端的終點站「新埔」已成歷史記錄,待東端的南港站完工通車後,行先板上的「昆陽」也會消失了。
2004.04.21@新埔站
- Mar 24 Mon 2008 07:37
[植物筆記] 四月‧木棉花開
時間快得讓人覺得恐怖,因為轉瞬間木棉開花的時節竟已來到,再沒多久又將輪到相思、油桐開花~
2008已悄悄溜走了三分之一....
2008.3.24@復興南路
2008.3.24@復興南路
2008.3.24@復興南路
- Mar 22 Sat 2008 16:07
[鐵道旅行] EMU100

EMU100,1018次自強號。
2004.03.13@竹南站
- Mar 21 Fri 2008 21:13
[鐵道旅行] 都是鳥惹的禍?
今天從基隆搭火車回桃園竟然比平常整整多出一小時(2215次區間車,16:35基隆開,實際19:05到桃園),坐到都快枯萎了。
車到了七堵就停止不動,開車時間似乎遙遙無期,在七堵空等有半個多小時吧。廣播說是前方七堵汐止間電車線故障,只能單線通行。當經過事故地點時(大約在五堵隧道北邊兩百多公尺吧)瞄見兩輛工程車分別停在中、外線的軌道上搶修電線(這段路是三軌區間)。
桃園站南下北上各月台都停滿了列車,月台上人山人海,從沒見過桃園站出現如此盛況空前的壯觀景象,LED看板顯示2545次往湖口區間車晚84分,3003次往彰化區間快晚71分,真慘~
回家上台鐵網站看看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原來...竟是鳥惹出來的電線短路... Orz
以下取自台鐵網站的公告:
3月21日汐止=七堵間電車線故障事故
[ 類 別 ] 最新消息
- Mar 21 Fri 2008 10:01
[鐵道旅行] KEEP WALKING 台灣向前走‧R175
↑停在南迴中央隧道前讓乘客下車拍照留念
↑2001.11.16@知本站
↑2001.11.17@知本站
這是在2001年11月17日參加CK124南迴號活動拍的,R175掛在車尾擔任本次專列的輔機。R175全車漆成亮麗的黑色,十分帥氣,這是某酒商出資的廣告車,從「Keep Walking」這樣明顯的暗示,你應該猜得出來是哪家的酒吧。
2001年我才剛開始喜歡上拍照,用的是 Nikon F80 底片機,只會按快門什麼技巧都不知,所以這幾張過曝還滿嚴重,黑色甚至都變成了灰色,其實只要EV調降幾格就OK了,但我當時不懂啥是 EV +-,儘管相片有缺陷,但無損時光的回憶。
- Mar 19 Wed 2008 12:59
[鐵道旅行] 懷念!藍色列車 2004.03.13
2004.03.13 彰化→台北,166次平快。
166次海平快,13:10在彰化站上車。隔壁是1018次自強,她大約還有半小時才開(1018次13:45 彰化開車)。
SPK32757
- Mar 18 Tue 2008 21:19
[鐵道旅行] R61@桃園高中站
R61牽引煤列通過桃園高中站
2008.03.03 12:39
- Mar 18 Tue 2008 16:17
[舊日殘跡] 愛國戲院
愛國戲院早已拆除從地球上消失,原地正在興建豪宅中,不過公車站牌上依舊留著「愛國戲院」的名字。
這類站名跟不上地景變化的情形,其實在全國各地巴士站牌上屢見不鮮,稱不上新鮮事吧。也因它們的更新不及而留下了一堆考古線索,所以我特愛看巴士站牌上的站名,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穫。
其實這一代不是我的生活圈,以前這邊怎樣我並不清楚,是和貓仔逛到此地時他特別領我來看這塊牌子、還有告訴我愛國戲院的位置。
興建中的大樓就是愛國戲院舊址。
2007.11.29@北市昆明街
- Mar 18 Tue 2008 15:22
[舊日殘跡] 老路牌

第一次發現到這種白底黑字的老路牌還存在於世上時,超興奮的,上面的文字還是從右寫到左的呢,記得小時候滿街的馬路指標都是這個樣。
漸漸不知從何時起,都被新款綠底白字的指標所取代。我不知道這款舊式路牌在台灣其他地方是否還見得到、或還在使用。不過在路名指標頻頻更新的台北市裡還能留存至今,實在新奇,超懷念的。
去年在北投還有看過這樣的老式指標,它和這隻一樣都已鏽跡斑駁到不行。
2007.12.15@北市指南路一段、集英街口
- Mar 16 Sun 2008 18:14
[老建築] 太原路上的變電所
傍晚從捷運雙連站起步,沿著民生西路再轉太原路,往寧夏夜市的方向溜達,這是我第一次從這個方向走往寧夏路。當抵五原路與太原路的L形交會轉角,突然一棟奇怪的綠色老建築出現在我眼前。
我起初認為它就是一棟老房子而已(因為市區裡的日本時代建築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不認為在這轉角還會有不知道的出現),出自興趣與好奇地上下左右觀察了一下,卻發現讓人訝異的不尋常之處,在它身上似乎感覺有昭和時期建築的影子。除了國防色的瓷磚之外,後方的塔樓、金屬製的排水管、大門口的燈座、甚至那塊疑似總督府的 mark,總總跡象都不禁讓人質疑起它的身分年代。
但如果它是日治時期某機關的建築,應該很容易找得到資料,也早應為大眾所知。不過向google大神問了又問,沒吐出絲毫有用線索。翻閱手邊所有記載台北日治建築的書籍資料,也沒發現這棟不知名建物的記載。
身為日治建築迷,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亦或想太多罷了,說不定它只不過是棟民國四五十年的老房子而已。
然而它頭上的那塊台灣總督府的標誌實在不得不讓人胡思亂想一番。
這棟建築在臨馬路的兩面只有窗戶卻不見大門,頗有趣的設計。
- Mar 15 Sat 2008 00:01
刺殺據點(Vantage Point)
其實會挑看這部片子完全是衝著我的偶像「雪歌妮薇佛」的名氣,她好像在電影「異形」之後就沒消沒息,所以當某天逛西門町時看到預告片中有雪歌妮薇佛的出現,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看。
但她的戲份其實並不重,在整齣戲中只稱得上客串,所以有點小小失望,她飾演一位美國電視線新聞製作,不過巨星依然巨星,一流演技不減當年風采。
電影敘述故事的手法非常特別,它是從劇中每一個人物的眼中來看總統被刺的事件,譬如從電視新聞導播、特勤人員、觀光客、恐怖份子...等等這些人眼中的角度去呈現美國總統被刺殺的剎那,不斷地 repeat 總統遭槍擊的那瞬間,一開始可能讓你有些暈頭轉向,摸不著頭緒,但當把所有的片段看完,就真相大白了,十分有趣的表現手法。
這是部反恐的片子,所以在片中仍然少不了大美國主義,不合邏輯的地方也頗多,結局讓人感覺有些虎頭蛇尾,收尾收得太快。
好像只有美國觀光客才最有愛心和正義感似的,但是如果我是那位西班牙小女孩的媽媽,我會覺得那個跟我女兒說話的美國佬是怪叔叔。
要不是有這位熱心的美國觀光客拼命拿攝影機猛追壞人,大概美國總統早不知被恐怖份子綁去哪(除主角之外,其他特勤人員不是被幹掉就是無三小路用)。
另外,我發現挾持總統先生的恐怖份子非常具有佛心,看到路中央出現個小女孩竟然還會閃躲,小女孩又不是大犀牛,自己駕駛的救護車那麼大隻有啥好怕的?(先前在市區裡卻飛車追逐了十幾分鐘,有東西就直直撞上去,這會兒卻知道閃小女孩?不過那段飛車追逐我卻覺得過於冗長),這一閃就翻了車,後來追上的男主角當然就有機會斃掉恐怖份子,車上的總統先生也因此獲救。
還有七老八十的美國總統在救護車上拆下一根細鐵棒竟能敲昏綁架他的女匪徒,實在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