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看著一個介紹陽明山花季的節目。當然,這種節目對我毫無吸引力。花季嘛,誰不知道呢,而且陽明山我已經去過N百次,看這節目只是打發時間,腦袋放空盯著螢幕而已。
目前分類:日治遺跡 (78)
- Jul 11 Wed 2007 00:07
[日治遺跡] 陽明山後山公園裡的鳥居
- Jul 03 Tue 2007 00:23
[日治遺跡] 台灣神社的石燈籠
台灣神社在戰後拆除,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址就是現在的圓山大飯店。拆得很徹底,留下的遺物不多,除了劍潭公園裡的那對狛犬之外,另一件最完整的遺物應屬這座石燈籠了。
- Jun 22 Fri 2007 00:40
[日治遺跡] 故吉次茂七郎君之碑
「吉次茂七郎」是監造「草嶺隧道」的日籍鐵路工程師,日本福岡縣人。
- Jun 15 Fri 2007 10:52
[日治遺跡] 沒找到北投畜魂碑 2007年
文章日期:2007年4月29日。
聽說北投的畜魂碑就在丹鳳山下的大豐公園,所以這回爬丹鳳山的時候,就順道找找看這座畜魂碑。
我曾看過石碑的照片。印象裡,它的背景是台鐵員訓中心。所以特別在靠員訓中心那一帶尋找,但是在籃球場、停車場、甚至整座公園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次,就是沒發現石碑。
- May 14 Mon 2007 17:24
日治遺跡 - 人孔蓋上的奧都城
- Apr 25 Wed 2007 17:51
[日治遺跡] 基隆舊漁會大樓‧隨拍
這棟昭和九年的大樓雖已被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但「歷史建築」的身分畢竟不是免死金牌,暫時保住小命,它還是有被拆的可能。除了產權所有的漁會想將它除之而後快之外,官方對保存歷史文物的消極態度,也是讓它命危旦夕的原因。
愛古蹟的人一定都很清楚這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歷史建物的下場。說不定哪天一覺醒來,它就不見了。可能被拆、可能倒塌、可能火災...總總可能都有可能啦。
- Apr 10 Tue 2007 23:46
[日治遺跡] 基隆舊漁會大樓‧驚見「棟札」
基隆舊漁會大樓天花板上的「棟札」。
基隆舊漁會大樓興建於昭和 9年(1934年),是台灣僅存的一座漁業歷史建築。
它在拆與不拆之間爭了很久,雖然幾年前已經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最近也被指定為暫定古蹟,似乎拆除的危機已解除。但無論它被指定為什麼身份,沒修之前都還是很危險的(我是指被拆)。
- Apr 09 Mon 2007 11:54
[日治遺跡‧御遺跡] 草山行館‧沒了...
草山行館我只去過一次(2006/5/7),沒想到那成了最後的一次,因為它前天被大火燒光了,以後想去也沒了。其實草山行館吸引我的地方,不是「蔣公」,因為它是皇太子裕仁曾拜訪過的一棟建築。換個說法,也算是昭和天皇曾經停留的地方。
四月七日深夜的一場大火,把八十七年歷史的草山行館付之一炬(大正10年-民國96年,1921-2007),木構部分全部燒光光,只剩下前門石砌牆面和門口的蔣公銅像,看到珍貴的歷史文化財產落得如此下場,實在讓人心痛與惋惜。不過,這類歷史建物被火燒,在台灣屢見不鮮、時時上演。
新聞焦點都把重點放在「蔣介石」、「蔣公行館」的身份上,沒什麼人會去注意這棟老房子當初興建的原因,這棟建築真正的身份早被「去蔣、護蔣」給模糊掉了。
- Apr 03 Tue 2007 14:43
[日治遺跡] 基隆市政府大樓(基隆市役所)
基隆市政府這棟大樓就是以前日本時代的基隆市役所,在昭和七年完成的建築物。昭和五年7月25日開始動工建造,昭和七年(1932)3月23日完成,是昭和初年所流行的官署建築式樣,也是當年基隆擁有現代風格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市政府大樓目前已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不過歷史建築並不是古蹟,在法律上沒辦法百分之百保障它的完好存在,換句話說,保留的不確定性還是很高。
- Feb 23 Fri 2007 21:54
[日治遺跡] 台中神社(2)‧銅馬
- Feb 23 Fri 2007 21:42
[日治遺跡] 台中神社(1)‧鳥居
台中公園裡的神社遺跡是第一代台中神社的遺物。
台中神社依建造時期可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第一代的台中神社完成於大正元年(1912年),位於當時也是現在的台中公園內。到了日治末期神社搬了家,昭和17年(1942年)11月新的台中神社啟用(在今天忠烈祠的地方),用來取代舊神社,同時新的神社地位也變高了,被升格為國幣小社(原本是縣社)。
- Oct 22 Sun 2006 15:35
[日治遺跡] 海軍戰士戰死之地紀念碑
「海軍戰士戰死之地紀念碑」位於台北縣石門鄉的山區,距離青山瀑布不遠。在二次大戰後,紀念碑就荒棄在深山中早已被人遺忘,民國88年,縣政府將它發掘出來,將此地環境重新整理一番,打造了一條通往紀念碑的觀光步道,這條步道就是「尖山湖步道」。
- Oct 18 Wed 2006 00:11
[日治遺跡] 西本願寺
今年的二月,西本願寺的鐘樓、樹心會館已正式指定為市定古蹟,而輪番所、御廟所遺跡、參道、本堂遺跡指定為歷史建築。其實就若完好程度來看,這些東西大都只能用殘跡、遺跡來形容了,儘管留下的是殘跡,但有留總比一磚一瓦都不剩要來得好太多。像同一時期的「東本願寺」(日本真宗大谷派來台創建)就沒這麼幸運嚕,東本願寺舊址就是現在西門町的來來百貨,現在想看東本願寺?那只好看著百貨大樓來緬懷一下。
- Oct 11 Wed 2006 23:00
[日治遺跡] 中山堂旁的國父銅像基座(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台北駐營紀念地 + 民政長官祝辰巳立像基座)
我想大多數愛好日治時期古蹟的人,都知道「台北公會堂」這棟完成於昭和11年的超級大古蹟,但不會注意到位在偏遠一角的國父銅像,其實這座國父銅像下面的基座大有來頭,歷史性不下於「台北公會堂」,因為它原本是民政長官「祝辰巳」銅像的基座,不過它原本位於「橢圓公園」內。
- Oct 04 Wed 2006 23:37
[日治遺跡] 路邊的石燈籠座
在106縣道與瑞八公路交會口等紅綠燈時候,眼角餘光撇見了路邊這塊神奇的東西,趕緊趁停等紅燈的幾十秒鐘下車看看,除了正面「奉獻」兩字之外,似乎沒見到背面有日期文字(因為這塊石座就在人家家門口,不好意思蹲在那看太久)。
- Oct 03 Tue 2006 18:37
[日治遺跡‧神社] 蘇澳金刀比羅神社、警察遭難碑
↑蘇澳金刀比羅神社的本殿遺址,現為獅子會的紀念碑。
蘇澳金刀比羅神社
蘇澳金刀比羅神社位於蘇澳砲台山上,面向蘇澳港,從蘇澳火車站走路過來大約只要十分鐘多一點。神社當然已經不在了,但遺跡尚存,目前發現的遺跡有:神社本殿遺跡(即廁所旁的獅子會的同心協力紀念碑所在的基台)、 兩座殘存的石燈籠座、三座石燈籠(一座在山坡的樹叢中,較難發現)、還有一塊字被塗掉的日本警察遭難紀念碑。
- Sep 28 Thu 2006 12:03
[日治遺跡‧神社] 新竹神社
↑新竹神社大門,新竹神社目前是關中國偷渡客的地方,門禁森嚴,門前石階是原本神社的石階,地基完整。
看到報上則關於新竹神社的消息:「新竹神社頹圮搶救聲聲慢」,讓我十分詫異,原來神社到現在還沒修呀?還擺在那邊爛著,簡直不可思議。對於早已列為新竹市定古蹟的神社,實在是一大諷刺。
這讓我想起去年勘查新竹神社遺跡的情形(其實很多神社遺址都勘查過了,但出於懶惰,資料都沒整理,也沒寫出一篇像樣的報告..:P),新竹神社目前是關中國偷渡客的地方,門禁森嚴,沒申請絕對進不去,只能從外面遠遠地窺探一下。
- Sep 20 Wed 2006 11:41
皇紀兩千六百年 指南宮步道 2006年
因為指南宮步道離家近,走路上山只要三十多分鐘,下山更快(想偷懶的話,還可以坐公車下山哩),所以指南宮是我常常去爬山的地方。
我記得曾有網友留言告訴我,在指南宮步道上有「皇紀兩千六百年」的遺跡。今天天氣陰晴不定,哪都不好去,就去最近的指南宮吧,散散步,兼找尋傳說中的「皇紀兩千六百年」。
- Sep 06 Wed 2006 15:26
[日治遺跡] 基隆‧基隆港務局舊官舍
↑很特別的圍牆欄杆。
吃早點的時候,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說應行政院的要求,基隆港務局近日來正準備把日治時期的舊宿舍回收,在年底前交回給國有財產局,以便讓國有財產局處理這些土地。(註一)
看到這條消息,又讓我想起了這塊舊宿舍區。它位於中山三路103巷,這地方並不在鬧區,而是在西岸碼頭邊的一座小山丘之上、基隆築港紀念碑的旁邊,山底下正是基隆頂頂有名的防空洞牛肉麵。
- Sep 05 Tue 2006 07:00
[日治遺跡] 新北投公園‧歐風噴水池
↑國父銅像前的小噴水池,形狀與台北賓館的噴水池幾乎一樣。
不知你可曾注意過,在小小的北投公園裡卻擁有三座噴水池?而後兩座噴水池的形式風格又和一進大門遇上的那座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