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被討厭是永恆定理,所以我們本來就不該對自己被討厭有情緒。
相信大家都承認這句話說得對:『世界上一定有討厭你的人』。
既然這個條件式是成立的,所以我們何必對別人討厭我們而耿耿於懷?既然被討厭是定理,所以我們本來就不該對這件事有情緒。
既然被討厭是永恆定理,所以我們本來就不該對自己被討厭有情緒。
相信大家都承認這句話說得對:『世界上一定有討厭你的人』。
既然這個條件式是成立的,所以我們何必對別人討厭我們而耿耿於懷?既然被討厭是定理,所以我們本來就不該對這件事有情緒。
你嫌我不配你,我還嫌你醜哩,你說對不對。
在交朋友這件事上,對方可能會說些不願意認識你的理由,但你都不可以因為那些理由而感到自卑,因為你也可以找出一大堆不跟那個人認識的理由(但往往都是你不想找)。
天底下沒有一定要認識的人,也沒有非談不可的戀愛對象。他很帥、她很美,我想認識他、她,但對方都不理我,一定是我不夠好?不能有這樣的想法,人家不想跟我們交朋友我們轉身走掉就行了,你既然不屑認識我,那我也不屑認識你啊,你說對不對。
人事物不符合我們的預期,負面情緒就會來。
人類有個心理習慣:只要身旁的人事物不符合我們的預期,負面情緒就會自動湧上來。
好不容易休假要出去玩,結果路上大塞車,大半的時間都花在路上了,所以你不開心。連續假期返鄉,因為過年過節必塞車,你已經知道會大塞車了,所以路上遇上塞車你也不會不耐煩,因為你已經預期塞車這件事會發生。
注意力要放在對你有幫助的資源上
你愈是想一件事,你的心思就愈會被它佔據。例如你很想買特斯拉,你在逛街的時候就會覺得滿街都是特斯拉,因為你眼中只看得到你想看的特斯拉。
心中念念不忘的東西,會在生活中成長擴大,所以你要把眼光要放在對你有幫助的人事物,把注意力放在對你有用的資源上,這些好的資源就會被放大,無形中你就會朝著自己的希望邁進,往好的方向發展。
「只有你的內心決定成長了,你的貴人(或機會)才能出現。」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貴人(或機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把他當空氣,為我們的內心還很幼稚,會認為他(或他們)講的話都是在放屁,所以根本懶得去理他。
例如你很想要iPhone,你就會注意街上每個手拿iPhone的人,彷彿好像大家都在用iPhone,至於那些不用iPhone的人你完全把他們當空氣略過去。又例如你對豪車一點興趣都沒有,即使你前面停了一輛很貴的車,你也懶得多看一眼,就是這個意思。
當你遇到了某個人,告訴你一些事情,而他的話給了你撼動、你因此受到啟發、你因此做了改變,你很感謝他的出現將你帶往好的方向,但其實造成這個轉變的關鍵人物是你自己。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因為對方說了一些話,情緒就瞬間噴發了。當事人對於這種憤怒的解釋,不外乎就是:因為你踩到了我的底線,所以我憤怒。
我要請大家來思考一下『因為你踩到了我的底線,所以我憤怒。』這個事情,表面上看似乎人之常情,是自然的反應,但是如果你冷靜下來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它是件很恐怖的事,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情緒是被別人掌控著而不是你自己。
若有個人要搞你,他只要先查清楚你的底線是什麼,攻擊你自卑的地方他就贏了。你討厭人家說你窮,他就說你窮,你討厭人家說你醜,他就說你醜,你討厭人家說你不用功懶惰,他就說你懶惰,諸如此類,他只要攻擊你那些不可碰觸的底線,他要你爆炸你就會乖乖爆炸。十個人這樣做、一百個人這樣做,你就掰掰了,所以要搞你太容易,他要你生氣你就生氣、他要你哭你就哭、他要你難過你就過,你就是個很容易被玩弄的人。
善加利用「期待」來控制情緒與人際
你看到路旁有空的停車格,此時你沒有停車需求,別人隨便怎麼停,你都不會有任何的情緒,因為你對它完全沒有期待。你看到前面有空的停車格,正想把車停進去,另一輛動作比你快突然插進來了停好了,你就會氣炸,因為你心裡面早有「期待」,認為那個車位是你的,你的期待和現實不符,你就會生氣。
火車誤點半小時還沒來你會生氣,因為你期待它本來就該準時出現。但若你是個很隨興的、根本不看時刻表的人,你不會生氣,因為你本來就是個有車來就上的人,不關心時刻表的,你沒有期待所不會在乎眼前這班車實際上是比表定晚了半小時才出現。
所謂「十次車禍九次快」,因為速度快,你面對變化多端的路況就會來不及反應,增加意外發生的機率。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講交通安全,我是要講情緒管理,其實情緒跟車速很像,若你任由情緒快速爆發,有時連你自己也沒法掌控,事後很後悔。但如果你感覺到情緒似乎快要起來了,先踩一下煞車,調節一下,讓自己的情緒反應慢下來,往往很多的不愉快就不會發生。
無論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當你被別人說的一些話挑起生氣情緒的時候,先踩煞車、先不要回,中斷思考,你什麼都不要想,空白15秒、一分鐘、十分鐘都行,然後你再回頭看這件事,會發現好像回不回都無所謂了,如果要回應,此時的回應內容也會比暴怒當下要有條理、理智。
快樂是你自己決定,不是別人。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一定會有人討厭你,既然是一定會發生的、我們早知道的,那麼何必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呢?
所謂「萬法唯心造,諸相由心生」,你心裡怎麼想的你就會往那邊走。你想法快樂你就會快樂,你想法悲觀你就會悲觀,你一直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你就會活得不快樂。如果你一直執著在某個點上,不願意去放下去面對,抗拒現實就會一直苦下去。
快樂是你自己決定,不是別人。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一定會有人討厭你,既然是一定會發生的、我們早知道的,那麼何必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呢?
所謂「萬法唯心造,諸相由心生」,你心裡怎麼想的你就會往那邊走。你想法快樂你就會快樂,你想法悲觀你就會悲觀,你一直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你就會活得不快樂。如果你一直執著在某個點上,不願意去放下去面對,抗拒現實就會一直苦下去。
赤腳走路就是在做運動
很多鞋子有非常好的支撐跟緩衝,穿起來非常舒服。但這種舒適的效果會阻止腳周圍相關肌肉的發展,腳部的肌肉與神經必須給它刺激才不會讓它的功能退化,所以要讓腳健康發展,就必須讓它實際接觸地面,靠自己的力去活動。
沒有辦法長時間腳活動的話,每天至少花個幾分鐘讓腳踏在土地走一走動一動,腳趾頭連結著許多肌腱,要常常使用它,練習用腳趾去夾東西也是很好的鍛鍊,所以經常赤腳活動還能預防拇指外翻。
回到幫助的本質
今天跟各位聊聊幫助這件事。
相信大家必定遇過這種狀況:在台北車站(或一些熱鬧的地方)會有人過來跟你借錢,說什麼錢不夠買回家車票之類的,金額都不大,大都10元、50元之類,總之就是一些很小的、無關痛癢的金額。你我都知,這都是騙人的話術,就是編個理由跟你討錢。
星期一早上好,早上起床後,用清水沖一下腳,有振作精神的好處,祝各位上班愉快。
在家儘可能保持赤腳不要穿拖鞋,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你在外工作了一整天,你的腳需要釋放、需要有自由活動的機會。
第二,穿著室內拖鞋無形中會讓你的腳趾過度施力,因為拖鞋是寬鬆的,腳趾會在不知覺的狀態下一直要勾住鞋子,等於你的腳趾一直在用力,經年累月下來對腳部的發育是不太好的。
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都持續向前,就會越來越好。
每個人每天都在變老,但你看不出自己在變老,你看今天的你、昨天的你、甚至去年的你看起來都一樣,但是如果你把時間軸拉長,以10年為一單位去看,你就看到自己變老了,因為每天的變化都是極細微的,你很難察覺,然而變化的腳步一直都在進行,並不代表你察覺不到就沒有變化。
所以人生當中,無論你想做什麼事,無論你想改變什麼,你不要一下子改變很多(追求急速改變反而急速失敗失),你只需要每天都進步一點點、前進一點點,幾年後的你就會變得不一樣。
2021.06.26
心快樂,人生就快樂。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一種經驗,就是跟喜歡的人不管去哪裡,都很開心。被迫跟不喜歡的人出去,無論那個地方再好玩你都會覺得無趣。景物都一樣,好玩或不好玩全都在於你的心,這就是佛說的「萬法唯心造」,世界永遠都好端端的在那裏,這個世界好或不好,完全由你的心來決定。
多跟自然做連結,有助於思考,赤腳是好方法。
想要排要負面情緒、想要得到靈感、想要思緒清晰?最好的方法就是赤腳出去走走。
大家都知道人體內充滿了各種微量元素(鐵、鋅、銅、錳...等等),沒有這些元素身體功能就失調了,這些元素都是地球上的東西,所以人是地球的一部份,人沒有辦法脫離自然。
會不會快樂,不是單身或有伴,而是取決於你會不會過日子。
懂得跟身邊的人事物做有意義的連結、互動、溝通,日子就會快樂、就會充實、完全感不到孤獨,跟有沒有伴侶沒有關係。
所以把得到快樂完全寄託在伴侶上是不切實際的,而且當你們雙方又都很年輕,這種日子更不會快樂(短暫快樂),因為你們都還沒有真正「懂自己」,一旦對方出現不符你預期的行為的時候,你就會認為他不愛你了,其實他並沒有不愛你,是你不了解他,你也不了解你自己究竟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