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走路最涼快
星期三早上好,半小時前29度,現在外面已經上升到33度了,其實赤腳走路是最好的散熱方法,雙腳是人體最佳散熱部位,腳部透氣了全身就涼快舒暢。
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為了能夠生存,身體對於外界環境的威脅都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但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下長期倚靠工具導致這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退化,例如穿鞋使得現代人喪失赤腳走路的本能,戶外走一下子就會痛、受傷,其實本來不應該會痛、不應該會受傷,因為你都一直依賴鞋子在走路,沒有用到你的腳,所以腳退化了。
赤腳走路最涼快
星期三早上好,半小時前29度,現在外面已經上升到33度了,其實赤腳走路是最好的散熱方法,雙腳是人體最佳散熱部位,腳部透氣了全身就涼快舒暢。
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為了能夠生存,身體對於外界環境的威脅都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但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下長期倚靠工具導致這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退化,例如穿鞋使得現代人喪失赤腳走路的本能,戶外走一下子就會痛、受傷,其實本來不應該會痛、不應該會受傷,因為你都一直依賴鞋子在走路,沒有用到你的腳,所以腳退化了。
今日午餐:雞捲、青花菜、小黃瓜炒牛肉、九層塔炒蛋,2021.04.29
2021.04.29 赤脚生活 天天是放假天
早安星期四,今天下雨天,享受脚踩雨水的快乐。接触土地、接触自然就会有好心情,想要每天都有放假般的心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赤脚走路。
明天星期五是台湾51劳动节的补假日,有三天的连续假期,祝大家假期愉快。
不穿鞋的生活最快樂,所以我選擇赤腳生活
早安星期二,不穿鞋的生活最快樂,所以我選擇赤腳生活,2021.04.27
在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生下來就註定的,你無法也不可能改變外在的這些硬體條件,但是你卻有絕對的自由可以去選擇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你的生活。
2021.04.26 雙腳萬能 他比你想像中強壯千萬倍
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不怕刺傷嗎?」、「不會痛嗎?」這類認為我的腳會受傷的問題。
你赤腳走路會覺得痛,是因為你的腳已經退化(因為鞋子的保護),退化的腳很嫩當然容易受傷,但我的腳即使走在碎石路上也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關鍵就在「我每天使用他」。
2021.04.22 世界地球日 赤腳走路愛地球
現在大家都知道少用拋棄性的塑膠製品,例如買東西會自備購物袋、自己帶餐具、不用塑膠吸管、帶保溫瓶去買咖啡、減少塑膠袋的使用等等這些都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都是好事情。
但大家卻忽視了鞋子對環境的汙染。
多了腳下的感覺 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早安星期三,今天又是個風柔日暖,陽光燦爛的天氣,有風的加持不會感到熱,加上腳下的感覺,愈走愈有好心情,赤腳走路可以享受到穿鞋體會不到的身心舒暢。
人類祖先不穿鞋,所以只要行走就等於每天都在自我修復,所以人類祖先沒有一堆奇怪的文明病。來自大地的豐富訊號,經由你的腳傳遞到大腦,很多壓力、那些不好的想法就自然消失了,這是人類的本能,但是鞋子的發明讓這種本能無法發揮。
保護得愈好 愈容易受傷
早安星期二,今天陽光普照,是個讓腳曬太陽的好日子,天天讓腳接觸陽光就會有好心情,因為這是生物的本能。
何時開始赤腳生活的確切日期我忘了,大概就在2000年前後吧,算算至今也將近20個年頭,在這20年之中,我大概有90%以上的時間都是赤腳的:可以不穿鞋的地方就不穿鞋、沒有明文規定必須穿鞋的地方就不穿鞋、沒有危險不會造成傷害的地方就不穿鞋。例如工作的時候,進入工作的場所之後才穿上鞋,下了班就脫鞋光腳回家。
赤腳走路 舒緩壓力
相信大家都知道「天然的東西最好」這個道理,雙腳就是最天然的鞋,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腳已經演進為最適合生存的結構,大多數的天然環境都能克服。
造物者也知道人類這種東西會有很複雜的情緒問題,所以就設計出讓大地去撫平人類情緒的機制,因為人只要活著一定得走路嘛,不可能不走路,所以只要你走路就能自我修復。但人類創造了很多物質將自己跟自然隔絕起來,腳接觸不到土地,原本的自我修復機制就無法發揮功能。但是你體內的這個古老基因還在,喚醒它的方法就是回歸自然:赤腳走路。
今日午餐:蕃茄炒蛋、青花菜、紅燒肉,2021.04.15
赤腳生活 與大自然做連結,享受生活
早安星期四,今天台北天氣仍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氣溫依然偏涼,偶有小雨,但並不妨礙赤腳活動。
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所以當人在遇到芬多精、植物、綠色、土地、河流、海洋這一類自然環境的時候,精神狀態就會在跟都市水泥叢林中完全不同。在都市中,人類科技可以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要什麼有什麼,但你依然會很緊繃很緊張。森林裡什麼都沒有,只有空氣跟綠色植物,但你卻能覺得很舒服很放鬆。
赤腳走路 視力保健
早安星期三,今天台北天氣變涼了,但仍是個適合赤腳活動的天氣。
赤腳走路可以保護視力,這聽起來很玄,但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是以預防保健的角度去看待,當然若你的視力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就要去看醫生,因為已經壞掉了,預防保健無法修理已經嚴重壞掉的東西,但在徵狀還沒有發生之前,我們就可以藉由一些動作來預防。
總是遇到不好的人或事,很可能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
如果你『一直』遇到不好的人,你有沒有想過這可能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問題?
一箱爛蘋果裡面要找到一顆好蘋果有沒有可能?有!但很不容易。
有人問我說赤腳不怕寄生蟲嗎?
有人吃海鮮吃中毒,就不敢吃海鮮嗎?每天車禍那麼多,就不敢開車嗎?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風險存在的,但只要你做好準備、具備應對它的知識,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甚至把它壓低到不見。
如果我跟你說赤腳不怕寄生蟲,那就是我騙你。但是,請你注意「但是」這兩字,台灣並不是寄生蟲疫區,你現在硬是要去搜尋感染記錄一定有,但是發生率極低,只能用個案去看待,而不是普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