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原本放在我的舊網站(已停用多時的 www.barefoot.idv.tw),這是在2005/12/11踏查苗栗神社的心得,現在重貼在我的blog。自從我那舊網站倒閉之後,每次都說有空就把舊文移過來,不過呢,直到兩年多後的今天回顧統計一下,搬過來的文章大概10%都不到...唉...只有一個"懶"字可說...
苗栗神社的所在就是目前苗栗貓貍山上的忠烈祠。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苗栗的貓貍山,原本想說大概看不到什麼東西吧,因為神社早早就被剷掉蓋忠烈祠了,但出乎意料的收穫豐富,遺跡竟超出想像的多:參道、石燈籠座、「下乘」木牌座、完整的神社地基、甚至發現了大正三年記載能久親王戰績的紀念碑(關於此碑另文撰述)...等等。
這又是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典型範例,此話怎麼說呢?
台灣很多地方的神社在戰後都被拆掉原地改成國民黨的「忠烈祠」(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吧),不過呢,似乎主事者總是手下留情一大把,不以重新整地的方式重蓋忠烈祠,大都只將神社主體建物換掉,而神社周邊附屬物被保留的案例也屢見不鮮,不曉得是礙於當年反共時代物資缺乏沒錢拆全部、或是地方上有刻意保留的心態?或許心想反正中央那些外來高官對日本神社外行看不懂,於是不少神社在戰後可說僅是換個招牌就繼續用下去。
像是高雄忠烈祠(高雄神社)的外面還能見到有「大東亞戰爭」字樣的石燈籠哩。
也幸好沒有徹底剷光光啦,不然我們今天也沒有那麼豐富的神社遺址去發掘了。
苗栗神社小檔案:
社格:縣社
地點(昔):新竹州苗栗郡苗栗街
地點(今):苗栗市福星里福星山15鄰1號(貓貍山公園內的苗栗縣忠烈祠管理所)
鎮座祭日:昭和13年(1938)11月4日
供奉之神:開拓三神、明治天皇、能久親王
升格:昭和20年(1945)4月12日升格為縣社
從「貓貍山公園」石碑前看苗栗,綠色圍牆後就是縱貫鐵路苗栗高架段。
「貓貍山公園」石碑旁有貓貍山的歷史典故,大意是說最早此地叫貓裏山或貓貍山,日本時代改名將軍山(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駕親征),戰後改名福星山(紀念羅福星),民國八十六年再改回舊名貓貍山。
貓貍亭的後方就是前往參拜道的起點,前行不遠會抵達一大型廣場。
通過廣場後,就是峨偉的參拜道。
石階仍為日本時代神社石階。
進入神域前會遇到羅福星的銅像,這是民國六十三年三月二日立的,謝東閔題字,戰後由將軍山改名為福星山,紀念所謂的抗日英雄羅福星。
羅福星像,其實羅福星算是外國人(印尼),嚴格論起來跟台灣沒什麼深切關係,國民黨塑造的英雄之一。
「抗日」抗了半天結果被放在神社前面,滿kuso的~
原本以為是銅馬座,但比對苗栗神社舊照片之後發現上面本來是個木造小亭,應該是「揭示板」吧,兩個被填平的木樁孔還依稀可見。
立「下乘」木牌的地方(照片最右露出一小角的基台是石燈籠座),「下乘」就是該下車下馬下轎的意思啦,因為即將踏入神社範圍,下車表示禮貌與尊敬。
石燈籠座,原本擺石燈籠的地方,階梯左右邊各一個。
不用多說,一看就知道是日本時代神社遺物。
「瑞垣」"可能"是後來補修上去的,因為材質似乎有點不太搭,「瑞垣」就是神社欄杆。
原本鳥居位置改建為忠烈祠牌樓(鳥居換牌樓的例子不勝枚舉)。
米格魯登參拜道~汪汪汪~
一看就知「此地無銀三百兩」,根本就是神社的格局!
神殿位置已變成苗栗縣忠烈祠管理所,不對外開放,無法入內探查還剩什麼蛛絲馬跡。不過手邊資料指出忠烈祠管理所是僅存的神社附屬建築,我從四周圍牆空隙觀察,裡面建築是全新的,不知所謂「忠烈祠管理所是僅存的神社附屬建築」的真確性如何。
從神社隔壁淨覺院的角度看過就可知道去苗栗神社佔地廣大、規模宏偉應不輸桃園神社,可能因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短暫停留在貓貍山,日人為紀念親王而特別重視這座神社。
緊鄰苗栗神社旁的「淨覺院」的庭院裡可發現石燈籠殘跡,我猜測屬於苗栗神社遺物的機率頗高,從網路搜尋得知「淨覺院」創建在民國49年,並非日本時代,若日本時代的寺廟前擺石燈籠就稀鬆平常了。
「淨覺院」外的石燈籠座。
忠烈祠隔壁的淨覺院,創於民國49年。
靠淨覺院側邊的和風老屋。
--
2005.12.11@苗栗神社(貓貍山公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