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二月,西本願寺的鐘樓、樹心會館已正式指定為市定古蹟,而輪番所、御廟所遺跡、參道、本堂遺跡指定為歷史建築。其實就若完好程度來看,這些東西大都只能用殘跡、遺跡來形容了,儘管留下的是殘跡,但有留總比一磚一瓦都不剩要來得好太多。像同一時期的「東本願寺」(日本真宗大谷派來台創建)就沒這麼幸運嚕,東本願寺舊址就是現在西門町的來來百貨,現在想看東本願寺?那只好看著百貨大樓來緬懷一下。

西本願寺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超級雜亂的違建區,古蹟就包在違建裡一點一點地流失光了,看到只剩殘跡實在讓人難過,真希望可以早一點出生,看見西本願寺的樣子,但這群違建的出現也是時代的無奈,那個年代就是得過著那樣的生活、大家都是那樣的價值觀,又能怎麼辦呢。

現在違建已拆除,也正式得到古蹟的身份,西本願寺總算撐了過來,從商業計畫用地變成了公園綠地,再也不用擔心被拆了,古蹟終於可以安穩地活下去。儘管在復原過程中有些瑕疵(火災、輪番所受損),但市政府在古蹟保護上,總算做了功德一件。

西本願寺遺跡介紹:

1.輪番所

「輪番所」它是真宗本派本願寺「輪番」的宿舍(輪番:寺廟的總負責人),屬於傳統的日式宿舍建築,建於大正13年(1924)。

它的屋頂是四坡水形式(就是前後左右成四坡的屋頂),牆身為雨淋板式構造,部分內牆仍留有編竹夾泥之牆體構造。部分牆面外觀曾被違建戶改建,但屋頂之日式鬼瓦與脊瓦尚保存完好,屋頂大抵仍維持日治時期的形式,輪番所是西願寺所有的殘存遺跡中最完整的建築。

2005年市政府在拆除搭在它身上的違建時,施工機具毀壞了輪番所的部分建築,此事曾在媒體上喧鬧一時。


↑輪番所是西願寺殘存遺跡中最完整的建築。


↑輪番所部分外觀牆面曾被違建戶改建,而市政府在拆除違建時,造成輪番所正面屋簷、側面出簷及窗戶受損、屋頂黑瓦多處破碎。


↑今日之輪番所。

2.本堂

大正14年(1925)開始規劃興建「本堂」(即大殿),本堂興建工程於昭和5年(1930)年動工,昭和6年完工,總經費達25萬日圓,本堂建築計畫委員會聘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為最高顧問。為了避免蟻害,所以臺基用鋼筋混凝土建造。臺基由台灣的技師設計,而上方的木造大殿由日本技師設計,本堂方位面朝東,面向總督府。

國民政府遷台後,佔地面積較大的日人寺廟大都被安置來台的大批軍人,西本願寺也不例外。

民國43年國民大會通過議案,確認理教之宗教地位後,內政部函台灣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撥交台北市中華路一段174號(即西本願寺)的土地給中華理教總會,理教總會將西本願寺本堂做為總公所與台灣清心堂。而寺區其他部分,仍給第六軍團眷屬與來台退役軍人建屋居住,一批批退伍軍人不斷遷入此地,眷村漸漸成形,形成了昔日的「中華新村」。

民國64年4月5日,一場大火將木造本堂燒光光,僅留下底部水泥臺基。階梯、欄杆、扶手因非木造,幸運地留存了來。火災後,理教公所仍在原地重修簡易建築辦公,一直使用至2005年為止。


↑西本願寺之「本堂」,欄杆與階梯都是原來西本願寺的舊跡。


本堂毀於民國64年的火災,大樹所在的平台原本是宏偉的木造本堂。如今只剩下下半部的水泥台基。


↑「本堂」正面,黃色圍牆與大門當然不是西本願寺本來的建築,這些是理教公所時代加蓋的。

3.御廟所

位於本堂旁邊的御廟所,它與本堂都毀於民國64年的那場大火,今日只剩臺基與存放骨灰的地下室,御廟所完成於大正11年(1922)。


↑御廟所遺址,民國64年毀於火災,火災後地基就被違建佔用。


↑御廟所原貌。以銅板葺成重簷屋頂,上有九重相輪,前方為圓弧形之「唐門」。

4.鐘樓

西本願寺的大銅鐘在明治34年(1901)就打造好了,銅鐘是日本原裝的,由大阪銅器會社鑄造,不過一直都放在臨時鐘堂,直到大正11年(1922),西本願寺正式的鐘樓才興建完成。鐘樓當時是建在一座大約三、四公尺高的人工假山上,戰後銅鐘下落不明(有一說法是悄悄運回日本)。

政府遷台後,寺院區被軍隊佔用,變成了眷村大雜院,鐘樓也埋沒於違建屋群之中(不知住在「鐘樓」裡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呵呵),如今的鐘樓只存樑柱與斗栱,很難想像當年華麗莊嚴的外貌。


↑木造鐘樓早被當年違建戶破壞得不成形,但從遺構中仍可想像出以前的宏偉氣勢(鋼架是新設的,預防古蹟倒塌)。鐘樓後來被包在違建群裡面,是某間小吃店的一部分,真是神奇呀。


↑鐘樓原本蓋於假山之上。

5.樹心會館

早在明治42年(1909),當時的紫雲輪番即有意在院中蓋一棟會館,不過礙於經費以及總總因素,會館直到大正12年(1923)才興建完成。會館完成後,因為總督兒玉源太郎特別賜了一塊「樹心佛地」匾額,所以才將新完工的會館命名為「樹心會館」。

為了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樹心會館與寺院中其他建築的風格迥然不同,是一棟結合式日與西式風格的建築,建築本體館採用磚結構以及西式木屋架,而會館入口仍採用日式寺廟最常見的圓弧形「唐門」。樹心會館是辦教育和弘法的地方,當時白天當幼稚園用,晚上或假日則用來弘法或辦集會,假日也會借給學校使用。

在本區違建沒拆除之前,樹心會館外是一整排的違建小吃店,加上會館屋頂早已鋪上鐵皮,所以雖然它緊鄰中華路,但從路邊很難觀察到違建區裡面還擁有如此特色的建築,原本屋頂的精密木構造已毀於2005年的大火,十分可惜。


↑樹心會館在進入古蹟鑑定程序後不久,即發生火災(2005/08/03),原本的屋頂的檜木屋架已經燒毀,只剩紅磚牆。


↑樹心會館仍保有大正末期的西式建築特色。


↑裡面那層磚牆與小窗戶是違建時期搭蓋的。


↑樹心會館正門,被改建已不復原貌,但仍可看出日式圓弧形的「唐門」。

6.參道

位置在本堂與山門之間,即今日通往理教公所舊址正門的道路,昔日在參道起點建有山門,今日山門已不存在。


↑西本願寺之參道(往黃色圍牆的道路)


↑民國40年代的中華路與西本願寺(照片右上),當時鐵路兩旁都是安置大陸遷台居民的違章建築。


↑民國50年的中華路與西本願寺,中華路剛開闢完成(馬路上有兩輛正在施工的壓路機)、違建已變成中華商場。此時中華商場已接近完工階段,尚未啟用,也未建人行天橋。(照片中可見商場一樓還有施工圍籬)。


↑民國64年的西本願寺(中華理教清心堂),被亂七八糟的違建包圍著,照片中的黃色圍牆至今尚存(圍牆是理教公所使用時期增建)。


↑今日的西本願寺遺址已規劃為公園。

西本願寺歷史:

西本願寺屬於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因當初是隨日軍來台而傳入,所以真宗本願寺派是最早進入台灣傳教的日本佛教。隨軍來台主要目的是慰問出征的軍人、舉行葬禮、照顧傷者、護送遺骨等等。隨著局勢的漸趨穩定,真宗本願寺派也開始正式派遣開教使進入台中、台南、基隆等地傳教。

台北西本願寺的建築其實是陸陸續續完成的,期間相當漫長。從最早的選地、購地開始,一直到最重要的本堂正式竣工,中間經歷火災、市區改正不得不重新變更寺院各建築的配置,總計花了三十多年才完成了整個院區的建設。

  • 明治29年(1896),在台灣成立「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巡教史駐在所」,台北開教使「紫雲玄範」向官方借用台北城外一糧倉為寺院。(原清代機器局之附屬建築「至道宮」)
     
  • 明治30年(1897),購買現在基地之長沙街的北側,做為寺院預定地。
     
  • 明治32年(1899),獲得台北州知事的許可,成立「真宗本願寺派布教所」。
     
  • 明治33(1900)年,獲得日本西本願寺的補助承諾,開始向日人信徒募款建寺。
     
  • 明治34年(1901),對面所(即招待所,暫當臨時本堂)、集會所、茶所、宿舍完工,並升格為「台北別院」,舉行入佛儀式、慶讚法會,此時台北城牆尚未拆除,寺院入口在西側,寺院配置與今日不同。
     
  • 明治41年(1908),台北市區改正計畫公佈,做為臨時本堂使用的「對面所」正位於道路計畫用地上,重新規劃寺院的配置,因此購買今日長沙街南側土地興建本堂與其他設施。但其實這條原本計畫穿越寺區的道路(今日的長沙街),直到戰後才開闢。
     
  • 大正11年(1922),御廟所完工。
     
  • 大正12年(1923),樹心會館、鐘樓完工,舉行落成慶讚法會。
     
  • 大正13年(1924),集會所事務客室(臨時輪番所)火災,新建輪番所完工。
     
  • 大正14年(1925),設立本堂新建築委員會,樹心幼稚園開園。
     
  • 昭和3年(1928),本堂設計圖完成,舉行地鎮式。
     
  • 昭和4年(1929),名稱由台北別院改名為台灣別院,正式全名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
  • 昭和5年(1930),本堂新建工程開工。
     
  • 昭和6年(1931),本堂於12月31日完工。
     
  • 昭和7年(1932),本堂舉行入佛式。
     
  • 昭和9年(1934),庫裡、山門竣工,鋪設參道,舉行慶讚法會。
     
  • 昭和20年(1945,民國34),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台灣歸屬中國。
     
  • 民國35年(1946),警總交響樂團進駐。
     
  • 民國36年(1947),發生228事件。
     
  • 民國38年(1949),國民政府遷台,第六軍團駐進西本願寺院區。
     
  • 民國43年(1954),土地銀行奉命將西本願寺撥交給中華理教總公所使用,理教公所將西本願寺的本堂作為佛堂,名為「清心堂」。 而樹心會館及寺區其他部分,仍由軍眷建屋居住,形成日後的「中華新村」。
     
  • 民國44年(1955),「大陳義胞」遷入。
     
  • 民國46年(1957),省立交響樂團遷移至師大。
     
  • 民國47年(1958),長沙街開通。
     
  • 民國50年(1961),鄰近的中華商場落成。
     
  • 民國64年(1975),民國64年4月5日發生火災,原西本願寺之本堂、庫裡、御廟所付之一炬,火災後理教總公所仍在原址重修建築辦公。
     
  • 民國73年(1984),中華路鐵路地下化施工。
     
  • 民國81年(1992),配合鐵路地下化完成與都市計畫,10月20日拆除中華商場。
     
  • 民國89年(2000),此區公佈為都市計畫更新區。
     
  • 民國93年(2004),將理教公所所在原為商業區用地,變更為廣場用地,文化局建議將西本願寺參道、石階踏步、石柱、平台指定為歷史建築。
     
  • 民國94年(2005),7月20日,進行地上違建物拆除。7月28日文化局辦理樹心會館、輪番所、鐘樓等建築價值鑑定會勘。
     
  • 民國94年(2005),8月3日,樹心會館大火。
     
  • 民國95年(2006),2月7日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文化局所提文化保存案,指定西本願寺的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並登錄西本願寺輪番所及參道、本堂、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

西本願寺遺址

西本願寺遺址(萬華406廣場)位於中華路一段,可搭捷運在西門站下車,沿中華路續往長沙街方向走,距離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大約三分鐘步程。

其他與西本願寺有關的事件:

二二八與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戰後由警備總司令部接管,曾經作為關犯人的地方。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西本願寺成為關外省人為主的黑牢,據說大殿的地下室,曾是二二八事件外省籍嫌犯的審訊與禁閉所。

省立交響樂團與西本願寺

民國34年12月,由福建來台的音傳學校校長(蔡繼琨)在台灣成立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最初設置在尚未復校的中山女高校舍,不久即遷移至西本願寺,民國35年改名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民國36年台灣省政府成立後,改稱台灣省交響樂團,直到民國46年師院興建省交響樂團的練習廳與辦公室後,才遷出西本願寺,民國60年省立交響樂團再遷至霧峰。

中華理教總公所與西本願寺

理教原名「在理教」,創立於明末崇禎16年,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兼採佛道兩家之精華,綜三家之學為一理以立教。主神是「觀世音菩薩」,理教稱觀世音菩薩為「聖宗古佛」。

原總公所設立於北京,國民政府遷台之後,理教於民國40年在台灣復教,並開始籌設總公所及臺灣清心堂公所。因其教義有「堅守民族大義,宏揚中華文化」的精神,與國父的民族主義一致,在那個凡事要求反共、復興中華的年代,理教「愛國敬親」的主張很容易獲得國家的支持。

民國43年國民大會正式通過議案,確認理教之宗教地位後,內政部函台灣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撥交台北市中華路一段174號(即西本願寺)的土地給中華理教總會使用,理教總會將西本願寺作為台灣清心堂與總公所使用。而寺區其他部分,仍由第六軍團眷屬與退除役官兵建屋居住,也就是「中華新村」。所以到後來,「裡教公所」變成一個統稱的地名,用來指這一大片的眷村區。

民國64年清心堂(即西本願寺本堂)火災後,理教公所仍於原地重修簡易建築使用,直至2005年搬遷為止。

新聞剪報:


 

【理教公所違建 拆了  記者陳俍任、周維新/台北報導 2005/07/21 聯合報】

挖土機開進台北市中華路一段174號違建群,從西本願寺竣工、理教公所進駐到昨天開拆,剛好穿越104個年頭。

這裡是傳承兩個宗教的殿堂,是台灣交響樂之窗,是228時期的死牢,還曾是台灣最大幫派飛鷹幫發源地,這片神、鬼、人交錯的地盤,將正式走進歷史,2個多月後將以廣場新風貌和市民見面。

理教公所周邊共有222戶違建戶,多數住戶均提前配合搬遷,4戶昨天趕在最後關頭整理家當,但不影響拆除工作,市府並派員協助搬運。當一片片鐵皮屋即將開拆前,官員及包商在違建戶再三告誡下,慎重地燒香祭拜,惟恐驚動此地鬼魂。對於還殘存在地窖下的上百個日本人骨灰罈,官員一片交頭接耳,打算聯繫日本交流協會處置。

輪流緊盯著包商的,還包括建築專家王惠君、李乾朗,確保他們以手工拆除西本願寺殘存的鐘樓、樹心會館與輪番所,前一天王惠君更再次叮嚀只拆不挖,哪怕只能留住這片文化資產的九牛一毛,還惹來包商一陣牢騷。

一位違建戶邊看挖土機邊說:「白住了幾十年,也被神明也保庇了幾十年。」但說起日據的文物,在政府長期的忽略與民眾糟踏下,一點一滴流失,仍忍不住遺憾。他說,西本願寺在民國64年第一次火災後,那尊大杉木彌勒佛被燒焦,杉木早被變賣,逃過祝融的站立觀音,則被理教搬到文昌街供奉。

「可惜,連銅鐘都可能被運回日本。」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顏睦軒看著已被列為古蹟的台階,拿著相機猛拍。受文化局委託記錄拆遷過程的導演李昶憲,也很無奈地說,他從6月才進駐,但很多人文發展的過程仍沒搞清楚,也找不到人問。

文化局官員說個願景,等這裡拆遷完,要再找曾在此發揚光大的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前身是台灣省交)回來演奏,還要再買理教公所前的張記水煎包分享。

從大陳島逃出的七旬老翁,臨走前仍念念不忘50年前他在此理教公所前種下的大樹。省交前主任顏廷階說,還要回來看看那個大雜院,但曾經不管美不美好,恐怕再也找不會來,只能期待軸線翻轉後的中華路,開創下一階段的美好。

理教公所位在中華路1段與長沙街2段口,基地面積8500平方公尺,原為「日本西本願寺」,由台灣信徒與日本人共同捐資,西元1904年開始興建至1911年(民國元年)竣工,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是台灣最大的古廟建築。

光復後,寺廟財產由北市府民政局管理,光復初期由陸軍第6軍進駐,民國38年陸軍第六軍移防後,該軍團眷屬及退除役官兵在該地區搭建駐房形成今日的「中華新村」。

民國44年該址土地及相關建物撥交理教總公所傳道使用,民國64年4月間發生火災,寺院燒毀後,改以鋼構臨時建築使用至今,現址仍留有西本願寺的石階基座。

理教公所區域除一般住戶,尚有許多老饕耳熟能詳的老店,如開開看、三友飯店、張記水煎包及趙記、真好吃饅頭、中華餡餅粥等,更是許多台北人熟悉的記憶,為配合市府拆遷,已移至附近繼續營業。

市府已完成理教公所都市更新計畫,改闢作廣場使用。區域內除歷史建物及16棵老樹全數保留外,將新增草皮、步道、植栽、座椅及夜間照明,預定9月底開放市民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赤腳生活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